今天读了《罪与罚》的第三章,再次臣服于陀翁笔锋的犀利和对人性的洞察。
这一章,通过主角罗佳(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昵称)母亲的一封信,勾勒出了两个生动的底层人民形象。
1
这一章的主角,是罗佳的母亲和罗佳的妹妹杜尼娅。
罗佳的父亲已经亡故,母亲靠着一笔微薄的养老金过活,妹妹杜尼娅在富人家里做家教获得一些收入。
罗佳考上了大学,无论是现实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罗佳都成了一家人的希望。
信的开头,母亲无意识的话就赤裸裸地揭露了这一点:
你知道,我是多么爱你:你是我们——我和杜尼娅唯一的亲人,你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的全部希冀,我们的期望。
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份期待有点太沉重了,从某个角度上来讲,这份期待传达了这样的观点:你只有功成名就,才能拯救我们,平凡不是你可以选择的。
这大概也是主角现状的原因——几个月没有上过课,一点赖以谋生的教师工作也放弃了,靠着母亲妹妹的接济以及变卖身上有限的物件度日。
罗佳此时的情况 ,已经到了流落街头的边缘,不过母亲的信,却带来了转机。
2
母亲的信中,讲述了过去几个月母亲和妹妹杜尼娅惊心动魄的生活。
听闻儿子的窘境,母亲从退休金中拿出尽可能多的部分寄给罗佳,然而只出不入,那二十几个卢布很快就被罗佳花光,为此,妹妹从她做家教的家里预支了100卢布,将其中大部分也寄给了罗佳,才将罗佳的落魄生活延续至今。
不知是否与借了主人家的钱有关,主人从对妹妹粗暴对待到突然对她表白,并说之前的不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意。
妹妹与主人的不清不楚被主母发现,她赶走了妹妹,还对城里的每个人讲杜尼娅勾引自己的老公,情况严重到,母亲与妹妹去教堂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大概是主人良心发现,他拿出杜尼娅当初明确拒绝自己的信,其他佣人们也争相做证,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此时主母再次使用她强大的宣传能力,把杜尼娅的形象一举扭转,杜尼娅成了小城里坚毅善良不被诱惑勾引的典型。
为此,还引来一段姻缘,一位比杜尼娅大二十几岁的富有绅士彼得向杜尼娅求婚,而且这位绅士即将去罗佳所在的彼得堡开设诉讼事务所。
母女二人已经开始幻想学法律的罗佳成为彼得的合伙人的美好场景。
3
终于进入了正题,关于题目所说的弱点。
这封信中对于彼得这位四十五岁的绅士举动的解释,充满了主观性的美化与幻想。
彼得第一天见了杜尼娅一面,第二天就送来了一封信,信中向杜尼娅求婚,并要求尽快给出明确的答复。
对此,母女俩的解释是,“他十分能干,而且很忙,现在他正急着去彼得堡,因此珍惜每一分钟”。
彼得甚至忙到不愿浪费一点时间亲自向杜尼娅求婚,而且要求“尽快”给出“明确”的答复,其中的傲慢已如此明显,母女两人却视而不见。
他是个十分庄重的体面人物,只是有点阴沉,似乎还有点傲慢。但这也许只是第一印象。
这是信中的原话,有点阴沉,“似乎”还有点傲慢,傲慢已无需多说,一个阴沉的人头脑中藏着什么样的深渊,不得而知。
而对此,母女俩自我安慰道,这“也许”只是第一印象。
他还说了许多话,因为他似乎有点虚荣,而且很喜欢别人听他说话,但是这几乎算不上缺点。我当然懂得不多,但杜尼娅给我解释道,他这人虽然受教育不多,但人很聪明,而且看起来很善良。
母亲的用词实在是精彩极了,虚弱是“有点”,傲慢是“似乎”,这“几乎”算不上是优点,“看起来”很善良。
她们是在选择杜尼娅未来一生的幸福,却使用了如此多模棱两可的词来形容这个幸福的根基,已经盲目到一叶障目的程度。
比方说,起先我觉得他说话似乎有点不顾情面,但也许他是个性格爽直的人,因而必定如此。
在彼得的心中,一定是丝毫看不起这对母女的,他们的关系,大概就是乞丐与施舍者,施舍者又为什么要顾及情面?
尽管彼得·彼得罗维奇现在还比较含糊其辞,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还不了解你),但杜尼娅却坚信,通过自己对未来丈夫的良好影响,一定会天从人愿,对此她信心十足。
一个阴沉的人,对于杜尼娅和母亲想让罗佳给彼得做事的请求,甚至连一张空头支票都不肯开,而母女俩甚至幻想罗佳未来成为彼得的合伙人。
4
未来杜尼娅会有什么样的婚后生活,实在不敢抱积极的希望。
从母亲的心中,一个阴沉、傲慢、丝毫不把杜尼娅母女放在心上的姑爷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在彼得的心中,杜尼娅大概只是他成功形象的一个装饰,他想要的,是一个“贞洁但没有陪嫁的姑娘,而且她必须历经苦难”。
杜尼娅恰好符合了他的期待,但是彼得期待的婚姻什么样子,他心目中老婆该受到怎样的对待,完全不得而知。
杜尼娅就像是飞蛾,不过她扑向的不是美好炽热的火焰,而是她一无所知的黑洞,黑洞里是狂暴痛苦还是富有幸福,不得而知。
一场豪赌。
5
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刚听的《黑天鹅》这本书。
与自己想象中的不同,塔勒布这本书的重点不是不可预知的未来,而是人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表现出来的天真、幼稚以及一厢情愿的空想。
当我们持有某种观点之后,剩下的一切,就只剩下盲目地为这个观点寻找证据、获得支撑,俗称“一条路走到黑”。
杜尼娅母女毫无疑问犯了这个错误。
因为他们认定了(也或者不得不认定)彼得是个好人,接下来就只剩下为这个认识寻找解释。
有一句话说:
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头脑欺骗,头脑喜欢线性的事实,喜欢自我证实,然而真相是,我们时常犯错,经常固执。
想要获得更多的成功,就要保持自己头脑的开放性,即便倾向于某种观点,也要随时保持审视与思辨。
错误不可怕,不肯认错才是成长最大的障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