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拖拉磨蹭、一点点作业也要讨价还价……
你催着逼着孩子学,有时候打骂都用上了,孩子就是不知悔改。
甚至,你越是管着他,他越是故意气你。
综艺《老师请回答》里,就有这样一个女孩。
她学习很不自觉,每天都要父母催着学习,作业经常漏写少写。
可细问之下才发现:女孩抵触的从来不是学习,而是妈妈的控制。
每天,女孩除了要完成学校作业,还有很多妈妈留的作业。
周一到周六的学习安排都要听妈妈的,就连周日都没有时间放松一下。
妈妈每天下班回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完成没有?汇报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
有时女儿不做课外作业,妈妈就会强制女儿写完,哪怕女儿已经睡下了,哪怕已经夜里十一点了。
心理学家李雪说: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
只靠“他律”造就不了“自律”的孩子。
妈妈在学习上过度参与,毁掉的是孩子的内驱力。
在针对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问题上,《自驱型成长》一书早就指出: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咨询顾问”。
从孩子的学习中退出来,把主动权还给孩子,把自己当个“外人”,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指点。
就像把儿子送进美国麻省理工的邓明扬妈妈,一开始她也爱帮儿子规划安排,但后来发现,这样不但自己很容易着急上火,儿子还会失去兴趣,于是她就果断放弃陪学了。
学习的事情靠邓明扬自己,妈妈就负责信息收集和后勤保障。
因为在学习上有足够的自主权,妈妈也没有盯着成绩,所以邓明扬一直保持着一种热情,学什么都是自觉自律的。
每个孩子都有对自主、自我的渴望。
妈妈在孩子的学习上当个局外人,不是不负责任,而是用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保护孩子对学习的自主和兴趣,孩子才能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