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小学2021-2022学年
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李惠兰
一、基本情况
我校一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增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一)“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二)“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3.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4.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5.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6.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四、教法设想
(一)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课时及进度安排:
1周、9.13-9.17 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
2周、9.18-9.24 一2.观察一棵植物
3周、9.25-9.30 一3.观察叶
4周、10.8-10. 12 一4.这是谁的叶
5周、10.13-10.16 一 5.植物是“活”的吗
6周、10.18-10.22 一6.校园里的植物
7周、10.25-10.29 一7.科学里的植物
8周、11.1-11.5 二1.在观察中比较
9周、11.8-11.12 二2.起点和终点
10周、11.15-11.19 二3.用手来测量
11周、11.22-11.26 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12周、11.29-12.3 二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13周、12.6-12.10 二6.做一个测量纸带
14周、12.13-12.17 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5周、12.20-12.24 科学阅读
16、17周、12.27-1、9 期末总复
18周、1.10-1.14 期末测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