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很经典但是又不太容易读的书,之前就没读完,这次刚好有机会想和一群小伙伴共读下,好好啃啃,学会到底如何读书,也因此我会把这个当做一个系列来做,边读边写点感悟。
一、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初版是1940年,距今已有80年。我手中读的这本(商务印书馆 2016年版)是根据1972年的修订版英文翻译的,到今天也快半个世纪了,这充分说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商务印书馆版本作者在开篇的序言中就提到了,虽然时代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关于阅读的本质其实并没有变化,我们阅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理解而不是速度,我们阅读不同类型的书采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用他人的解读来代替自己的探索思考,....
还有就是作者在目录中展现的阅读的层次,阅读还分层次吗?为什么?
每个层次的区别在哪里?....
这些才是作者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是阅读的活力所在。
二、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是本书第一篇的第一章,作者开篇就说明了这本书的主要受众---把读书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
什么是增进理解能力?
似乎说不清楚呀!这个我放在后面再说。
那你是那个为增进理解能力而读书的人吗?
至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是,我读书只是为了消遣,为了增进某个方面的知识,为了特定用途。
1、主动的阅读
作者在这一章标题中提到的阅读的活力在这里似乎找到了答案--更加主动的阅读。
而之所以要求主动的活力在于越是主动的阅读,你在阅读的世界里探索能力就会变得更强,从而收获也更大。
那如何才是主动的阅读那?作者在这一章并未展开去讲,我们在P16第三段可以看到他对此所做的片段式说明:
思考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
但其实还是不够清晰的解释到底什么是主动阅读,要运用哪些具体的技巧和方法。这个可能需要到接下来的篇章中找答案。
2、阅读的艺术
作者在书的P11第三段给阅读的艺术下了一个定义:
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这个定义其实说的并不清楚,可能也因为如此,作者在陪P16第三段末尾对阅读的艺术又加以阐述:
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个人觉得阅读的艺术某种程度上是对主动阅读的回应,或者是在主动阅读基础上的升华吧。
3、阅读的目的
这一章的P12-13提出了阅读的三种目的:
1) 获取资讯。比如阅读报纸,资讯或其他东西的时候,这种场景的阅读对我们来说是没有难度的,很容易就能理解;
2)为了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需要读比自身“更高杆”的人写的书或文章,通过阅读获得超越自身过往的认知理解力,也即扩展认知边界。这种阅读是存在一定门槛和难度的;
3)娱乐消遣类阅读。比如看网文,小说等。
读到这里突然想到,平时你投喂给大脑的信息是哪种类型?大部分人可能是第1和3,因为新闻资讯类能抓眼球,杀时间,而小说类则让你沉浸其中而不可自拔,如果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那哪有时间去做2那?也因此作者在序言中感慨:这个社会上大部分人的阅读层次依然逗留在基础水平。
所以,做少数人,去读那些超过自己现有水平的书吧,这才是提升自己的正确道路啊!
三、理解能力
在第一章中作者一再强调:这本书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因此我在第二部分的开篇,就提了个问题:什么是理解能力?
我翻了翻网络上的定义:
维基定义: 理解(Understanding),又称为领会、了解、懂得、思维作用(intellection),是指一种心理过程,与诸如人、情形或讯息之类的某种抽象的或有形的对象相关,借此一个人能够对其加以思考,并且运用概念对该对象加以适当的处理。理解乃是概念表达(又称为概念化)的界线。理解某一事物,也就是已经对该事物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概念表达或者说概念化。
理解能力是指读者把感知的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和联想、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活动,了解其本质含义的能力。(暂时查不出具体出处)
从维基百科关于理解的定义来看,至少要求是能够说出来某个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也即说清楚的程度。
而理解能力则是包含了,感知--识别--联系--分析--判断 等一系列活动。
这个过程中,首先是感知能力,这里不同途径的感知结果差异可能是巨大的,比如通过书,视频和通过实地去看,听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其次,识别,联系其实都依赖于过往的知识,经验积累,高手和菜鸟对同样一件事物的不同识别程度,联系调用信息的数量肯定是不同的;
最后,根据前面的已有信息就有了分析结果,从而可以做出判断。
既然是一种能力它肯定是有高低之分的,对同样一件事物,高手看到的,理解到的信息跟低手的可谓天差地别,知道了什么是理解能力,也就明白了如何去提升理解能力。
以上就是读完序言和第一章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