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从原生家庭复制来一套与世界交互的方法。它是我们每个人很重要的外在环境。
小时候,我们通过跟原生家庭不断的互动,习得了养育者与世界交互的模式,同时也习得了以养育者对待自己的方式。
养育者如同一面镜子,孩子通过养育者的反应,看待世界。
比如,习惯了被吼,习惯了被指责,孩子在内在也培养出一个声音,像养育者一样继续苛责自己,又或以吼叫的方式与世界交流。
如果孩子发现讨好会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后,会把讨好作为生存策略,内化到自己的方法库,之后遇到相同的情况再调出来使用。
这些策略方法,像肌肉记忆一般,固化成行为模式,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
成年后,发展出自己的觉察,惊愕的发现,一些来自原生家庭习惯,像恶习一样,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阻碍。
但恶习也是习惯,习惯可以改变,过去让自己不适的行为,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可恨。
它们因长期被无意识训练而得到,也可通过长期的刻意练习被替代。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父辈祖辈经历的苦难,造就一个时代人普遍的共性,没有谁该被苛责。
每个人都是由他的原生家庭起步,但终点始终可以由自己决定。
意识到之前的痛苦,是一件好事,因为下一步,就是去找到解决方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