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郭志明评点中小学语文教学》
杨晓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这是一本大部头的著作。平时即便是读小说,我也很少读超过300页的大部头,但是《郭志明评点中小学语文教学》这本大部头,只用了几天时间,我就把它全部读完了。不仅读完,而且还做了很多批注——因为书本的论述,不时激起我的思想火花,或有共鸣,或有新知,或联想到其他的论述,发现了原有认知的缺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本书在很多方面“于我心有戚戚焉”。这种心有所动的感觉,大致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者坚定的“生本立场”】
郭老师本人是“生本”主义的坚定倡导者和践行者。在许多老师埋头研究“教材教法”的时候,他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学”,教师应该从研究教法,向关注学法转变,让自己的教学激发“学”,服务于“学”,引领学生“学”。在这本书中,郭老师评点语文课堂,时时处处关注的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历练、学生的成长。
在评点特级教师王笑梅执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作者对王老师深文浅教的儿童立场欣赏有加。课文作者——台湾作家林海音的文本中,流露着对美好童年的深深怀念和岁月易逝的淡淡忧伤,这种情感对当下的儿童而言,其实有些遥远。王老师抓住易使童心萌动的趣事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对怀旧情绪做了淡化处理,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学习情境,在赏读“学骆驼咀嚼”,模仿“看呆了”的神情等或活动中,激发出了情感的共鸣。孩子们讨论骆驼为什么要挂一个铃铛时,有的说为了避免迷路,有的说是为了报警求救,有的说是为了让旅途不单调,有的说是为了叫卖……郭老师点评这些奇思妙想:不一定周全、正确,但反映了学生的思维与文本产生了深刻共鸣,当孩子真正沉浸到课文的美好中,这时候再读到那句——“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那种淡淡的忧伤、怀念,那种复杂的情感在学生的心底自然而然地升起来,这样的情感体验,正是教师善于站在学生立场逐步铺垫、水到渠成的结果,看不到半点牵强。
在评点徐杰老师的《风筝》一课时,他特别推崇徐老师的生本意识,认为徐老师“深谙语文教学之道,不是立足于‘教’,而是努力引导学生去‘悟觉’”。他赞赏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点到为止,而把更多思考的机会、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之上。这样的引导,为学生理解和品读鲁迅作品,乃至于理解和品读思想性、文学性强的经典作品,树立了一个例子,让学生能透过课堂上引导的方法,去领悟阅读的门道,找到阅读的感觉,从而步入阅读的更高境界。
余映潮老师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郭老师把点评聚焦到他的“文本细读”的功夫上以后,进一步推进评论深度,以余映潮老师教学第四版块“表达技巧浅析”为例,点赞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自我思考、积极发言,点赞执教者引导学生用恰当语言评价写作技巧的做法。那些闪烁着学生思维火花的对话,在郭老师看来已经不是简单的“懂了、会了、理解了”,而是“能了、发现了、形成了”。对学生而言这是真正的思考,真正的学习。
回望当前语文教学,郭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儿童立场的丧失。确实,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教学流程的推进情况,或者是教师达到的理解深度、教师把握的文本意蕴有没有被学生接受,而往往忽视了最关键、最能动的因素——学生“学”的因素,忽视了学生“学”的愿望的激发,“学”的动力的保持,“学”的路径的铺垫,“学”的成果的催化,课堂教学重“教”轻“学”,本末倒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他肯定王笑梅老师“尊崇儿童生命天性,激发儿童生命灵性,催生儿童生命个性”的主张,其实正是要表达自己“关注儿童自己内心真实生长”的主张,将“教”融入到、还原到“学”的主张。
【二是书中浓郁的“语文味道”】
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郭老师对此更是不吝篇幅地予以反复强调。听课时,每当遭遇散发着浓浓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他总是格外兴奋,格外专注,在评点的时候,也格外予以肯定。
青年名师王君执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在许多老师看来,是很难教出亮点的。一则新闻稿,属于应用文,篇幅又很短,能有什么学问在里面呢?然而在郭老师看来,王君的课堂“那样饱满,那样波澜起伏,有序有致,学生又学得那样得趣得理,有滋有味”。在郭老师的点评中,王老师的课堂魅力在于浓浓的语文味。中路军、东路军、西路军的叙述顺序,以及蕴含在这顺序中的“为什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新闻的结构安排很有讲究”,领会到语言逻辑的力量。在对“歼灭、击溃、控制、占领、切断、封锁”等词语的辨析中,在对“1000余华里”和“500多千米”、“业已”和“已经”等词语的比较中,学生认识到“新闻的语言很有讲究”,体悟到新闻语言的精准表达。而文中一系列以“我”“我军”开头的句子,顺势而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毛泽东的自信、自豪、一往无前的气势,让学生领会到“新闻的滋味很绵长”。这些感受、体悟、认知,都来自于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体悟和领会。可以说是浓浓的语文味,煲出了“新闻”这一文体课堂教学的好滋味。课堂上,王君老师不仅让学生领会到读新闻稿的情趣、理趣,更引导学生关注窗外声音,关心国家大事,将传统文化中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有机渗透,大文科的意味更浓了。
在许多语文老师看来,上公开课一般是不会拿毕业班的复习课去展示的,评课者也很少拿复习课评论。但是在郭老师的书中,毕业班的复习课占了两例,这个比例其实很高。在他的心目中,复习课同样是值得研究,值得点评的。在对这些复习课的点评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郭老所强调的品“语”嚼“文”,突出学科特点,彰显学科魅力的课堂主张。南通一中杨彬老师复习语言连贯题,在提供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答案,品味不同排列之间的优劣,不仅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更是训练了学生品味语言音韵、逻辑顺序、表达的连贯性、语言结构的一致和变化、主题的指向性等许多更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可以说,这样的复习课远远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应试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语言素质教育。南通中学陈杰老师的复习课,不仅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素材,更注重结合素材,培养学生看待、整合、联系现象,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的能力,这种教学已经突破了常规意义上的语文的学科素养,站到了语文学科更高的能力层面,语文已经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有使用语言文字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郭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些细节,抽丝剥茧,一一点评,让读者与执教者心意神会,领悟到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妙之处,领悟到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所在。
郭老师用很大的篇幅来评点课堂的语文味道,折射的是他对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深刻理解,对语文课堂操作技巧的微妙把握,对语文味道的心领神会。通过他的视角,来看各位名师的课堂,我们更能从中寻获语文学科本身的美丽。
【三是字里行间鲜明的“求实态度”】
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甚至也不是学生的舞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舞台”往往与“表演”相提并论,而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不是表演的地方。书中许多案例,郭老师点评选取的角度都是指向学生实实在在的成长——语文能力的成长,语文成长带来的学生精神的成长。一切没有成长意义的敲锣打鼓、彩旗招展在这里都被批评或者索性排除,不加讨论。拿出来点评的,常常是实里实在的课堂教学活动。
镇江外国语学校王益民老师执教《乡愁》,从整体感知到情感体悟,从粗放到细腻,从浅层到深刻,慢慢走入诗歌深处,课堂教学逐层推进、井然有序。郭老师对他“平平实实、全面兼顾、有张有弛、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的风格加以赞赏,并指出:没有精彩是最大的精彩,处处熨帖是最佳的妙境。在点评江阴南菁中学徐杰老师的课堂时,郭老师说:“徐老师的课没有‘脂粉’,没有夸饰,构思不求奇,过程不求曲,语言不求华,教态不求夸,一切都是那样的‘原生态’,让人感到真切实在”,并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清风扑面、令人舒服自然的课堂。
李凤老师执教《松鼠》一课,导入部分算不上有什么新意——她让学生看松鼠插图、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说说对松鼠的整体印象……,郭老师对此却很欣赏,他说李老师的教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教学,没有先声夺人,没有哗众取宠,却实实在在,学生很受用……”落脚点是“学生很受用”。其实,这种导入的路径许多老师都会采用,但何时采用,在什么课文中采用,针对什么样的学生采用,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把握好的。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考虑到大家对松鼠不熟悉,对说明文的文体接触也不多,所以采取这样直截了当的方式导入,摒除了许多杂音干扰,让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说明对象和说明文本的关键信息。选择这种方式,不是老师导入技巧贫乏,而是在众多导入技巧中的智慧选择。郭老师的点评抓住了这一选择的智慧之处,让读者透过课堂的简单设计,看到了执教教师的不简单的用心。
郭老师从事语文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几十年,看到的课、听到的课、上过的课、帮助别人磨过的课……真的是难以计数,个中甘苦于他而言“虽千万言难尽”,也正因为此,他对教师课堂表现有着清晰的专业透视,对课堂上各种活动以及活动背后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有着深刻的洞察,敏锐的评判。这本书中选取的十几个课例,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特别欣赏的。这些课例本身就已经十分精彩,而作者的点评——对课堂行为“加点”“加粗”“加圈”,是一种理性的提炼,使读者更能一目了然的把握精彩点,更能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理解执教教师课堂活动背后的教学思想,启发读者在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口号、花枝招展的课堂改革旗幡下,看清学生的真正的成长需求,找准语文教学的真正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