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克变法

李克变法

作者: 马唐 | 来源:发表于2022-03-17 12:32 被阅读0次

    学习笔记:

    赢了夸文治,输了赖武功。

    李克在魏国实施变法是全方位的,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农业改革,要求把土地的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这一点和建国初期开荒地、深翻地,学大寨一样,把土地利用到极致,多打粮食。

    在战争时期,国家所有的政策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强兵,增加国家的安全感。

    首先军队人数的增加,大部分是青壮男士参军,导致劳动力减少,而粮食需求却增加。

    第二为了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就要给予军队更好的待遇和封赏,又需要更多的硬通货——粮食。

    各国军事实力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体现。

    二战到了后期,日本国内百姓连大米饭都吃不上,全部集中供应给前方的侵略军也不够,导致美军进入日本驻军后,靠发粮食就收获了人心。

    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统一目标都是军事,按照二战之后的定义,这种一切以军事为目的的国家都是军国主义。

    李克在魏国实施的变法也一样,由此诞生出来战国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军队之“魏武卒”(赵边骑、秦锐士、魏武卒、齐技击)。

    魏国选拔其中优秀的,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别编入不同的队伍,发挥其最大的作战优势,这种军制就叫——武卒制,这相当于是一支训练精良的特种部队,它的作用就是不在于人多,而在于战斗力强,奇袭闪电战。

    荀子议兵:魏武卒首先装备精良,身穿全副甲胄(头戴铁盔、身穿三层甲:上身甲、股甲、阱甲),执重弩,背50支箭,同时还要拿长兵器戈和短兵器剑,另外携带3日口粮,可以日行200里,机动灵活。

    这支强悍的军队,是需要用重金来养着。

    李克的变法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将土地和战士的军功挂靠在一起,军功可以直接兑换土地,对士兵来讲,这是巨大的诱惑。

    即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战胜国民党军的一大绝也是俘虏转化,给俘虏兵讲家乡土改的故事,忆苦总是抵不上思甜,土地对普通中国人的刺激会转化成强烈的战斗意志。

    同样,逃到台湾岛的国民党军,为了保证士兵不哗变,保证战斗力,想出来的招数是同一招,给军队的士兵发“授田证”,保证反攻大陆后,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人的战斗力是无穷的,但土地是有限的。

    以土地为战利品的军队奖励方式仅限于人口少、地盘小的战争初期,这种奖励也客观使得军队不断进行开疆拓土的侵略战争,而不是制止侵略的保卫战和惩罚战,发展到后期,国家会被军队裹挟和吞噬,二战日本军部的不断扩张就是一个反面的案例。

    儒家对富国强兵这一套看到的恰恰是它对秩序的破坏性。

    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把魏国强盛的原因归功于魏文侯的礼贤下士和统御众臣的君王之道,故意隐去了魏国强盛首先是军队势力的扩大和军队制度的改革,让和平时期的君主看完这个故事总会觉得魏国是靠文人和文化赢得了先机。

    但这样著史的一个问题是:

    当帝国开始衰败时,常常会把一场战争的失败视为关键点,把落败的责任全部推给武功不盛上。

    这是士大夫阶层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态度:

    导致中国武将的地位很低,多少带兵之人,被轻士大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赵括的纸上谈兵、安禄山的安史之乱、李鸿章的北洋海军,把王朝的兴衰变成一支军队、一场战争决定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克变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mi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