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1 幸存者偏差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轰炸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给出了两个依据:
第一,飞机的机翼即使被击中那么多次,还是能够安全返回,可见机翼的安全性能更高。
第二,飞机机尾看似很少被击中,但实际上是一种假象。因为很多被击中机尾的飞机,根本没有机会安全返回,而是直接坠毁了。
很显然,军方的人就陷入了一种“幸存者偏差”的谬误当中。他们只关注到了幸存下来的飞机的信息,而没有关注到那些已经被击落的飞机的信息,而这恰恰是提升飞机保护力度的关键信息。
最后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其实就是概率问题,样本的范围不正确,如果只统计飞回来的战机的受损情况,其实是样本缺失,缺失了那些坠毁的战机的样本。
很多时候我们说读书无用,说你看那些班级里学习不怎么样的,不就混得很好嘛!其实,真正多的是那些不好好读书而没有出头机会的绝大多数。我们往往也会盯着谁谁读书很好,工作后不也混不好吗?同样是以偏概全的幸存者偏差。
这就是概率论对我们生活,工作的指导意义,让我们避免幸存者偏差,会纠正我们的意识盲区。
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