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认真的教学,学生看起来也在很认真的学,但是学习的效果却不太理想。一遇到考试,这些学生的弱点就完全的显露出来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看似在学习,却没有效果的现象呢?
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在学习中肯定遇到了困难,这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能相对要慢一点,对知识的理解可能要花一点时间,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它掌握。昨天刚刚学完的知识还没有理解,学透,今天老师又开始了新的内容,这样知识的盲点越来越多,没有形成学生自己的对问题的思维能力,最终导致这部分学生看似在卖力的学,但是收效甚微。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9eb0efa4471d391bac47225ce9111e13.jpg
那么怎么才能掌握必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不至于掉队呢?
首先作为老师这方面,老师要分析交给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容,把其中学生应该牢记不忘的部分明确的挑选出来,这些知识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这些重点知识其实就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重要结论、概念、公式、规则和定律。如语文教学中的绝句的押韵规律,英语语法中的时态的概念等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
其次,为了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不仅应该在课上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课本上对这一知识点的阐述,更应该阅读和思考与之相关的其他的课外材料。
bf8a7235c9d80212-98ef970e13a5b209-a39bc2f58e6b907446ea1e54baa9007d.jpg
这样,对于老师来说,就有两个教学大纲,也就是两个教学的依据:
一个是真正的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也就是学生必须学会并记住的材料,另外一个就是课外阅读材料。
教师不仅要熟悉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对课程要求熟记于心,对学习的语言材料有深刻的、透彻的理解,而且要通过第一个大纲反映出来的重要的结论,找到相应的的课外资料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感性材料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所要求的知识的掌握。
47e864433d57ba15-93e0dd1ad94dfbf2-5112880d230261c25dc28c7addc88176.jpg
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描写的是儿童天真有趣、无忧无虑的生活。学完这首古诗之后,可以结合这首古诗的儿童生活的主题,让学生继续学习另外的两首古诗《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引导学生分析这三首古诗共同的主题和在表达上的一些不同,使得孩子们能够积极的思考。要发展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只有用脑进行思考时,知识才能学得牢固。然后,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收集有关于童趣的古诗,如清代袁枚的《所见》,唐代白居易的《观游鱼》,通过展示同一主题的不同学习材料,让学生对儿童生活乐趣的这一感受更加深刻。
这样,把课外阅读补充引进课堂,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学生对他生活的周围世界不明白的事情越多,想要弄清楚、想要知道的渴望就表现得越明显,接受知识的敏感性就越强。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孩子们爱上动脑筋,喜欢思考,思想变得越来越活跃,思维也越来越清晰。在思考中孩子们把要学的知识很牢固的掌握了,使他们能轻松地进入更高年级的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