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养孩子的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你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会孝顺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2、教养要成功,一个家庭只能有一套教养方式,大人必须先商量好,一致对外,孩子才不会挑拨离间来渔翁得利。
3、在教育上,家长应该尊敬老师,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诋毁老师,因为人只会听从他尊敬的人的话,也只会从他尊敬的人身上学到东西。老师一定要不停地进修,进修会带给自己自信,当家长来抱怨时,才能大声地说:“请让我用我的专业……”一个学校要办得好,老师、家长的相互尊重是必要条件。
4、孩子要的其实是父母的陪伴与关心,心灵的安全感才是他终身的支柱。决定孩子行为好坏的不是管教的松与严,而是父母参与孩子生活的程度。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温暖的家,让他的情绪能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发展。
同时,孩子需要父母的保护、父母的爱,但同样地,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尊敬、孩子的孝顺。爱是双向道,不是单行道,单向的爱叫溺爱,不叫无条件的爱。
孩子需要比他们成熟的人给予真心的回馈,就算时间不能够很长,只要是他重视的人所给的关怀,对他们就很受用。
5、有一句英谚说:“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快乐是接受你得到的东西。”孩子是上天的福赐,请接受你的孩子,不要每天挑他的毛病,他的一切来自你,你的态度会塑造成最后的他,请珍惜上天给你的礼物。
6、父母想要家庭有好的气氛与互助的情怀,一定要让孩子谨守分际地只获得应得的保护、关心与物质,也要维持不同辈分应对进退的礼貌。
因为一走出家庭这个小世界,自我中心的孩子生活起来只会感到不被关注、不受捧,绝不会拥有父母想给的快乐与轻松。习惯于拥有不应得的资源,将养成不正确的价值观。过度喂养的爱,剥夺了孩子关怀他人的能力。
7、一个家庭的资源都是共有的,全家人都要学习为整个家庭着想,所以绝不可能让孩子以物质分配作为标准,来检查父母公不公平。
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有一个原因即是“父母偏心、不公平”,孩子觉得父母不喜欢他,只喜欢哥哥或弟弟,于是会去做坏事以引起父母注意。父母如果不能理解他故意破坏行为背后的原因,反而骂他是坏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能像哥哥或弟弟一样”时,孩子会变本加厉,越责骂越糟糕,最后自暴自弃,走上不归路。
公平不是台面上大家以为的“你有我也有”,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很多老师以为,如果两个学生都做错了事,那么各打五十大板叫作公平,却忘了去思考一下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刑罚的适当性。背后的原因最重要,一个是故意、另一个是过失,处罚的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尤其是男女对于公开丢脸的感受各有差别,五十大板对顽皮的男生来说可能不在意,对脸皮薄的女生而言,可能一星期都不敢抬起头来见人。
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
父母平常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把一部分责任放在他们肩上。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不要向匮乏的人炫耀你所有的,如果妹妹没有去吃喜酒,我回来便不会向她描述喜宴的菜有多好吃,免得她心生遗憾,这是基本的同理心。为何现在吃到的人要传相片让没吃到的人流口水呢?
在学校或家庭的教育中,公平是第一要维持的原则。第二是鼓励比惩罚好,因为后者会适得其反,不当惩罚带来的后果比原来的错误行为还要糟糕百倍。第三是想办法让孩子敬爱你,而不是敬畏你,前者时效长且是无形的感动,后者时效短,你一不在眼前,坏行为就会出现。
8、加州大学有个教授说得好,家人吵架这种事,外人最好不要介入,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夫妻争执,外人更不能插手,他们床头吵架床尾和,外人若是不明就里介入调解,结果你还在生气,他们那边已经和好了,真的变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9、一个好的母亲懂得让孩子来帮自己做家事,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教他生活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一边教孩子做家事,一边跟孩子说书中的故事或家族的故事,这样事情做完了,孩子也教到了。利用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忙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移到跟孩子同在一起的空间去做。不是监督,而是希望在各自努力的目标下,也能达到共同奋斗的气氛。
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如果有人在,却没有人带,我们就不算尽到照顾的责任。
10、以团体为单位,是同时想鼓励那些在团体中守纪律、想得到福利的孩子能坦然地发声,对不在乎的小朋友做出要求。因为目前孩子除了告状与纠举之外,似乎还不知道他们也可以要求其他小朋友一起维护团体的荣誉,就好像球场上得彼此合作才能进球得分是相同的道理,或像我们都不隐忍在公共场所不守纪律的人一样。
连坐是有效的,但很不公平;在有效和公平之间,我选择公平。
告状在美国的小学里是不被同学接受的行为,小朋友不喜欢跟爱告状的孩子一起玩。孩子很小就学会,他如果向老师告状,可能得到一时的正义,但是以后没有人愿意跟他玩,因此,他会自己想办法去找回公道。这个方法虽然不是很好(孩子会受委屈一阵子),却训练了孩子从小靠自己、不依赖别人来解决问题的态度。
说实话、见义勇为和告密、栽赃、陷害别人是两回事。老师有必要教导孩子,什么事可以替同学保密,什么事一定要告诉大人,基本上,只要跟生命或安全性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得告诉大人,以免失去拯救的黄金时机;谁跟谁好这种儿女私情之事则可以保密。
11、孩子的喜怒哀乐都显现在脸上,他们还没学会隐藏,所以你可以依他目前的心情,用不同的方法教导他正确行为的方式。
每个孩子不一样,教诲的方式也不同。对很爱面子的孩子来说,一定要私下规过,最好是如我母亲那样不着痕迹地说教。孩子都不笨,真的不必指名道姓,他才知道你在骂他。至于骂人不带脏字,中国一向很钦佩这种人,这是学问好、修养好才做得到的。只要是人都在乎面子,所谓“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绝对不要让孩子在公众场所丢脸,一个自重的孩子才会自爱。
小朋友比较在乎他们对彼此的看法,对师长的告诫反而麻木。孩子并非不能接受惩罚,但一定要说明为什么启动罚则,亲师也要了解他们受惩罚的感受。
12、求人不如求己,现在有网络,信息公开了,对于别人讲的话,先用反证法去想一下合不合理,再上网去求证细节,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验证别人理论的白老鼠。专家不是不可信,而是有程度、有理智地去相信,在让孩子吃药或接受重大治疗前,请先上网查证一下,或至少找第二个专家问一问,我们是孩子的监护人,有监督和保护他的责任,不要把这责任推到专家身上去。
13、儿童因为表达能力还不够,常常不能详细而有条理地说明他们的需要和担心,对我们来说不可能有的问题,却经常是孩子的严重困扰。
试着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成人要维持高度的敏感,在重要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建立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并投以信任的生活氛围。
不要随便取笑孩子,更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断定玩笑的意义。每个人的敏感之处都不一样,试着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
孩子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情绪,假如他表达情绪的后果是挨打被罚,这股情绪就会被压抑下去,往后再以别的方式爆发出来,例如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不随便开玩笑,对于别人的玩笑,你不生气、不理他,他自讨没趣,下次就不会来捉弄你了;你越激烈反应,他兴致越高。
也不要轻易吓唬孩子,会留下影响深远的阴影。
我经常看到大人坚持要在当下讨论孩子的问题,比如一定要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却不考虑儿童的表达力够不够。如果先把他们从情绪中引领出来,就有机会建立新的心情来应付困难。细心观察后所伸出的援手,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人只有处于安全的环境,学习才会产生兴趣;人也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长大,身心才会平衡发展。父母应该尽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他在安全、和谐、真诚的环境中长大。
14、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的重要性是,在那个当下孩子是无助的,你若能好好听他讲出原委,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把对错分析给他听,教他应对的方法,他会听进去。
最主要是“有人关心我”的这种感觉,会减少他受委屈的痛苦,并且对你感激一辈子。
15、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好,有辱父母的期望。父母若能先调整自己的态度,放下对分数的执着,你会看到孩子的态度也跟着改变,自然会开朗起来。请多多思考,你希望孩子有个什么样的人生?观念正确了,行为就跟着改变了,结果也会不一样了。
16、先带离使孩子受挫折的工作,转入另一个有具体作为的现场,孩子通常就会缓和一些。我想营造一种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困难可以被了解的气氛。
17、如果一定要离婚,也请诚实地跟孩子解释,不要骗他,被骗和被背叛大概是所有心灵伤害中最严重、烙痕最深的一种。忠诚是做人的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尊重自己,也尊重你的配偶及孩子。
如果孩子经常受骗,一定会累积成多疑的性格,或转变为防避受难的说谎者。
善待孩子是所有成人应有的基本成熟,既为父母就有责任,无论在哪一个环境中,我们都应该尽力给孩子一个比较友善、真诚的生活。
孩子是骗不得的,别让欺瞒抹杀了孩子对你的尊敬。
18、放空最好的方法是打坐参禅时的mindfulness(中文译为“正念”或“静观”),即是让自己保持在一种超然的状态下,外界的讯息进来了,但是大脑不去处理它,搁在一边。当人能让自己的心灵不受外界的干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他的心就平静了,他就快乐了。目前已有很多研究采用打坐的mindfulness治疗忧郁症,效果都不错。转换不同活动,大脑就不会弹性疲乏而能持续运作。
19、所有我应该知道的事——如何生活、处事、为人的方法,都是在幼儿园里学会的。智慧不存在于学术顶峰的研究所,而是在幼儿园的沙堆里。
这些就是我学到的事情:
要和别人分享一切。
玩游戏要公平。
不可以打人。
用完东西后要放回原处。
弄乱了东西要自己整理。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冒犯了别人要说对不起。
吃东西前要洗手。
上厕所后要冲水。
热饼干和冰牛奶对身体有益。
过平衡的生活。要学习知识,也要动动大脑,画图、着色、唱歌、跳舞、游戏和工作,每天都要做一些。
下午小睡片刻。
出门在外的时候,要注意交通,手牵手,大家一起走。
发现世界的奇妙。记得保丽龙杯里的小种子:它往下扎根、朝上发芽,没有人知道这如何发生、为什么存在,但我们也是这样生长。
金鱼、仓鼠和小白鼠,甚至是保丽龙杯里的小种子——它们都会死,我们也是一样。
还要记得你读过的书,以及你第一个学会的字,也是最重要的字——“看”。
所有你应该知道的一切,都能在某处发现——推己及人的同理心、爱、基本的卫生观念、环境生态、政治、平等和明智健全的生活之道。
幼儿园是孩子第一个正式的小社会,不同背景、族群的孩子聚在一起,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基本的社会规矩。
幼儿园也是启蒙教育,不要让孩子还没上学就恐惧学校,孩子的天职是游戏,他们可以透过团体游戏学习规矩,游戏也是促进大脑发育最好的方法。
走进园所,默默观察几件事:
下课后孩子的模样。经过一天,孩子是否得到够好的照顾,从外表一定可以见到某种端倪。
老师们跟孩子讲话的方式是否用词良好、气氛稳定。身为家长,我不会想要孩子身处于用词与情绪过度夸张的环境中,从老师送孩子时的谈话方式,不难推想一个幼儿园的质量。
有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好可爱,他们在群体外出时看到人会主动问候、走路会排队,这就反映出学园平日的教育根基。有一次我与八十几岁的父亲在高雄爱河边散步,经过一个天主教的幼儿园,那些小朋友看到我父亲竟然能朗声问候:“爷爷好!”让人会心一笑!我并没有听到任何老师提醒孩子,所以能确定学校把孩子教得很好。
幼儿园本身的环境是否整齐清洁。幼儿园是儿童生活美学的教育基础地,孩子无须在这个阶段被灌输太多专业知识,但环境却能深远影响美感。毕加索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但长大却未必。幼儿的身体很小,情绪与感受都有极限,需要被了解,幼儿园不一定要刻意布置得花哨或色彩鲜艳,但需要有一种自然与安定的氛围。我曾看过一个幼儿园连午睡都开着好亮的灯,我问老师为什么不熄灯让孩子们好好休息,老师说这样会睡得太熟,不好叫醒。如果我是家长,我不会同意这种只为管理方便而实行的做法,这显示园方照顾的方法与能力都不足。
我也会观察孩子之间讲话的声音语调,彼此的相处是否友善。这能反映出一个学园的孩子家庭背景是否单纯、家长对于纪律的观念是否正确。
当然,如果能看到孩子用餐与吃点心的状况,那是最好不过的。这种日复一日的细微照顾,最能显现园方的教育是口号还是实践。
【关于幼儿园的选择】
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应该先去参观几家,比较一下教学内容,也跟园长和老师谈谈。Bubu老师说的看孩子相处是否友善,听他们讲话的声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小朋友玩得很愉快,没有大哭大叫,你一般可以确定这里的老师懂得带孩子。老师保持冷静,说话轻声细语,孩子自然不会大声嚷嚷。最主要是看老师脸上有无笑容,如果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那么其他条件再好,都不该送孩子去。
在幼儿园中不必教写字,但可以教认字。这时孩子手臂的小肌肉尚未发育完成,所以先不用着急,他以后写字的时间长着呢,让孩子好好享受他的童年吧。选个好的幼儿园,让孩子喜欢上学,从一开始就做对,好的开始真的是成功的一半。
“有学习欲望却不准”与“还没有能力就硬逼”,这两个极端对学习来说都不够“自然”,已形成教育上的一种功利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抱持着“为所必为”的态度,但其中的“必为”是靠着细心观察与不断尝试所产生的方法。
每个孩子开窍成熟的早晚不同,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聪明的父母会把握孩子想学的时机,
他想学什么就赶快教,因为动机是学习最大的推手。但如果孩子还没准备好就硬逼他学,这种学习就完全没有效果,孩子只是想应付了事,既浪费了时间,更破坏他学习的胃口。
中国人一向认为练字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写字虽然是动手,练的却是心,心不静,字就写不好。孩子练字,透过手的动作,既学会了这个字,也静下了他的心,一举两得。用肯定、欣赏的眼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熟。给他机会慢慢跟上来,不要破坏他学习的兴趣,更不可嘲笑他、伤害他的自尊心。
父母老师不要为了讨好孩子,故意跟他勾肩搭背假装亲热,只要愿意花时间聆听他说话,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他一样会敬重你,有事会找你谈、请你帮忙。
20、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柔和的烛光、浆挺的雪白桌布、精致餐具映衬的餐厅中,吃相自然文雅起来;古老家庭的外国人吃晚餐常要换上正式的服装,我们虽然不必如此讲究,但打着赤膊、翘着罗汉脚、骨头残渣到处吐,也实在不雅观。大人如果是这样吃饭,就难怪孩子没有良好的用餐习惯了。其实,桌上放一瓶鲜花,铺张桌布,摆一下碗筷,那气氛就完全不同。
21、通常,一个孩子如果在回答问题时有困难,会出现几种态度:
一、尴尬地顾左右而言他或胡言乱语。
二、当作没听到、不回答。
不过,这些情况都还可以确定他们已经听到,所以我希望自己能主动帮助完成沟通,让孩子学习更正确地提问、更精准地回答。
执行照料与管教之责,必须心平气和但直话直说。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无论是指导、解释、拒绝或禁止,都应该想办法让他们从更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来了解我们所要传达的意思。可以打比方、举例子。注意什么场合提出引导答案性的问句,什么时候要避免。
下次当孩子面露疑惑时,请记住,母语的学习是靠摸索的,他在摸索,所以请给他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学会。孩子做错事,他会接受惩罚,他不接受的是冤枉。
22、孩子犯错了,可以试试睡觉前,把白天处罚他的道理编成床边故事,讲给他听,像是“从前有只大野狼……”,他一开始不知道你在编派他,等他发觉时,故事已讲完,道理已进入他心中,这时再把白天的事拿出来分析,他就知道为什么下次不可以做了。
父母一定要深思,有些教导在童年执行并不算是严格,但如果施教于应该具备常识的年龄,将会显得非常难堪,这就是父母应该替孩子考虑的事。即使有些难堪父母从头到尾都不舍得给,但其他人不一定会替孩子考虑那么多,这时他所受到的已不叫“指正”而是一种“评价”了,那才是严重的伤害。
如果我们听到孩子说话有任何不当,除了主动告诉他们此处不对之外,还要同时指出怎么说会更好,日常的句型与应用会慢慢累积成他们自如的谈吐。慎选一种能同时正确传达意义与情感的用词,契入对方的内心,就是语言的素养,也是小朋友正需要吸收的经验。良好的说话方式需要有榜样依循。
23、服务的心无论如何都得从家庭扎根,才是正确永久的。
孩子起初也许会先视家务为劳苦,但只要持续地带领,让孩子了解因为他的付出,家里得到什么样的实质帮助,透过服务能传达对彼此的爱,而有能力去爱人的孩子,也才会感受到被爱的美好,这是一体两面的教育。
孩子是家中的一分子,帮忙家务是天经地义的,我不赞成给孩子酬劳,一给酬劳就变成了雇佣关系,不给钱就不再肯做了。当然最不应该的,就是用服务来换取申请大学的积分,有目的的服务就像有目的的微笑一样,令人起鸡皮疙瘩,因为你不知道他背后的意图在哪里。
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因为他的付出,家里得到了什么样的实质帮助。要从生活的实务工作自然地帮助孩子去发现自己有能力爱人,而非以表现来跟手足竞争或博取父母的赞赏。
威胁与贿赂都无法教会孩子,彼此体谅才是爱的本质。孩子要先体会父母的辛劳,才会心甘情愿为父母分劳。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服务是最好的方式。美国作家玛莎·格兰姆斯(Martha Grimes)说得好:“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直到我们发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现在的孩子要通过服务去学会的。父母不要留钱财给孩子,留给他正直的人品、谦虚的态度和服务他人的心胸就够了。
24、孩子是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眼睛,来知道自己是谁。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多鼓励、少责骂,每一句负面的话,需要四句正向的话才能抵消它的影响,父母不要当着孩子面批评他,更不可把他贬得一文不值,尤其在气头上讲的话更要小心,不可伤到孩子的心。
教育无非是在阻止或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时,能清楚地告知其中的理由,这些说明无法成为一种通则,而应该以发生的事件来详加讨论、彼此沟通。
教育孩子不是奴役孩子,一定要说明理由和准则。教育孩子,一定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这个行为不能做,不可以为了偷懒、怕麻烦或没有时间,而直接命令他不能做。教育孩子不是奴役孩子,孩子若不知道不能做的理由,他会把它解释成:“你在,我不做;你不在,我就做。”因为是你不让我做,你不在我当然可以做,这样就失去教育的目的了。
处罚孩子之前,要先让他理解自己做错了哪些事,然后才能讨论处罚得公不公平。当我们不准孩子犯错时,孩子一定会骗你,因为他是人,不可能不犯错;而他又不想挨打,无可奈何,他只有用说谎来逃过板子。仔细想起来,这是我们大人把孩子逼上说谎这条路的。
25、该做的事就要去做,养成纪律远比考一百分重要。父母一定要了解,考试只是一时的,让孩子学会纪律、懂得管理自己才是永久的。父母不要为考试而让生活例行事务停摆,那会得不偿失,养成纪律所获得的代价,远大于暂时的考一百分。
26、反对别人的看法不是创意,提出更好的看法才是创意。所有的大师都是先下苦功,一点一滴如学徒般开始学习、累积经验,再熟能生巧,从旧有之中变化出新的创作。即使再好的点子,也是要做出来才算数。
27、我们其实不能从孩子无法做好一件事,直接判断他一定没有兴趣,因为很可能他只是没有受到正确的教导,在确定“不爱”之前,要先改变方式帮助他们“学会”。但是,如果能做得很好,却仍然不喜欢那件事情的孩子,我们就应该允许并帮助他们去寻找另一份真正的兴趣。
兴趣是建立在基本知识上,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谈兴趣?其实,兴趣是培养出来的——看人家在做,自己试一试,一试,成果不错,看到别人做得满头大汗,自己做起来却轻松如意,于是愿意再做一次,一直受到正回馈的鼓励,最后就成为兴趣了。树种下去不可以一直挖起来看长根了没有,这样树会死的;天天追问孩子进步了多少,他也会不喜欢学习的。
28、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可以因为他的兴趣而放掉基本知识,因为基本知识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再好的天赋理由,都不能作为不学习阅读、不会简单算术、没有普通常识的借口。但有了基本知识之后,孩子当然可以去追求他的兴趣专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彼此抵触的。我们反而会看到,因为孩子想多一点时间去练琴、去画画,他会很快做好功课,把时间省下来做他喜欢的事。
我们都要学习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孩子才不会觉得不能随心所欲是一种遗憾。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是喜欢的、好的事情都可以无止境地做,要顾虑到别人的感觉,也要看自己有没有尽到本分。
孩子若是真心喜欢阅读,不会因为被中断了而不读,他反而会更快把该做的事做好,迫不及待回来再读完。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也是很重要的教育。先把该做的事做掉,更能全心全意享受好书。
29、阅读的成效不能用读了几本来计算,它就像一个人的心智,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阅读也不是要记得每一本书巨细靡遗的内容,而是看完后,它能增加你对某件事的了解,或使你反思过去的行为是否恰当。你必须消化它的内容,使新知与你的旧知连接起来,这份知识才是你的。
当大家谈论着亲子应该如何增进了解、如何成为好朋友时,我最推荐透过阅读达到这种境界就是阅读和讨论。我觉得安慰的是,我的孩子们回家时也经常跟我借书、谈书。她们在读到一本好书之后,也会介绍给我,并对我说:“妈妈,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当我听到这句话当中的肯定时,我觉得孩子不只是了解自己,也了解我,我们的朋友关系是确定的。
如果为了拥有携带于心的方便性和对于文本的所有权,那么“背诵”即使经过一些辛苦,也很有意义吧!
30、基础的知识要记在脑海里,因为这样提取最快,既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衍生出新的知识,也能用来验证网络上各种新知的真伪。背诵不等于死记,两者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理解,先了解这项知识的基本脉络与架构,逻辑和条理一分明,意义就出现,也就容易记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