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徐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敏敏晒了一条节日问候短信的截图,我放大图片细看,内容编的挺用心,什么“快过年了,天真冷,出门要记得添加衣服”,又是什么“吃鱼的时候小心,不要被刺卡着”,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说了好大一堆。遗憾的是,又一条群发转载问候。
鉴于本人对群发转载类问候的不待见,没经大脑思考就给敏敏发去信息:那是群发转载,不知道吗?消息刚发出就后悔了,一来,感觉自己言语里有些挑拨意味;二来,聪慧如敏敏,怎会区分不出批发还是零售?正准备趁早撤回,对方已及时反击过来:知道呀,那又如何?我一下子没了话,怪我咯,嘴贱,立马回复仨字:我错了!
后来,我看到敏敏在那条群发消息后补上一条留言:原创或者群发并不重要,我看中的是“我不需要红包,自己也有能力买玫瑰,只希望每一位朋友过的快乐开心。”这一句。
的确,如果只是对一种女性独立观点的赞赏,原创还是转载,批发还是零售,又有啥好纠结呢?但同时,我也确实对原创的短信很在乎,格外看重。
因为原创问候语是我的渴望,自己更是这样做的,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对于在乎的人,都是原创问候,不在乎的就干脆不发。姑娘我不喜欢做批发问候的事儿。
是一位朋友的一条短信,让我对原创问候格外在意。四五年前,那时候还没微信,手机短信一毛钱一条。车马还算慢,人事还算淡。但群发非原创问候已经泛滥成灾,尤其逢年过节。
我根据手机里每一位亲朋的个性编写合适的短信,有的简单直白,有的会煽个情,因人而异,但凡收到我短信的人,他们都能看出,那条短信,只发给TA一人。那一刻,我只给予TA一个人问候。
有一位开西餐厅的师长,信佛,我给他发了一条什么内容,已不记得,但他的回复保存至今,他说:只有你的问候是原创的,谢谢你的心意,愿你新年快乐!至此,我很清楚地知道,在问候短信变得便捷但也趋向盗版批发的年代,一条原创问候,显得与众不同,更能够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心实意。
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逢年过节,大到春节,小到植树节,微信好友一个个都从手机里复活,包括数月不联系的僵尸微友,毕业后没见过面的同学、未曾谋面的营养体重管理专家、连真名都不知道的路人甲,加了之后还没聊过人生的路人乙,陆陆续续发来问候语。
有的问候语还伴随一阵爱心雨,有的在话语后面稍上一支玫瑰(反正也不用花钱)。有时候,问候语发的比较集中,还会出现雷同,呵呵,这可不能算纯属巧合了。面对这些没有灵魂徒留皮囊、看不出真心只觉客套的问候语,如果心情不错,我回上一句“同乐”,假如心情不佳,我则视而不见,直接枪毙。
前阵子圣诞,有一位还没三分熟的微友发来问候语,貌似热情洋溢假装真情澎湃,还带了一支玫瑰。他不知道,我并不喜欢玫瑰,于是不识趣回过去:群发的,没诚意!
我对群发问候无动于衷的原因就在于此:没!诚!意!
现在不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么,什么都注重量身定做,服装要私人定制,首饰要私人定制,办公桌要私人定制,生日蛋糕要私人定制……的确,每个人都是世上的独一无二,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那么,问候的话语,为何要批量发送呢?没时间一个个发送?没必要?觉得自己没文采?所以从别处拿来一条,哗啦一下,一发就是几十个人,多方便!不好意思,这样的人情我不会领。
我有一部手机,还是十多年前上学时候买的,直到今天依然带在身边,有人笑我古董,但是对方不知道,这部手机对我而言,已经从通讯工具转化为存放记忆的抽屉,里面有太多记录青葱岁月的影像和短信。它们成为我在今后年岁月里回首青春点滴的凭借之一——
2007.3.5,大学毕业前夕,收到杨老师短信:感谢你的溢美之词,有生如你亦是幸运,希望继续亲近文学;
2007.4.9,去报社实习刚认识的主编发来消息:喊我钧儿姐就是,我们应该是一类人,或许总在笑,内心却游离在外,乐观宽容着,却总感觉不快乐,忧郁,恐惧,莫名的强大着,无比顽固地存在着;
2008.9.14,黄昏,收到朋友无意的短信:中秋,花好鱼圆(我的小名叫小鱼)
……
这些原创消息,都是我漫长光阴流年里珍藏的思念。
不在乎你华丽辞藻,也不需要浮华玫瑰,我只在希求你的真诚。如果有人给我一条原创问候,哪怕简单得像一张A4纸张,我也会放在心上。至少我知道,这是一条单单发送给我的专属问候,真实的,用心的。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当口,一位加了之后聊话没超过十句的微友,做保健品的,他好心发来提醒: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常回家看看,与家人相伴,开心健康每一天。就四句话,又是微笑又是咖啡,五颜六色,末了还带一个合掌问讯。虽然关心得有些过分热络,倒也再一次提醒了我今夕何夕:千呼万唤中,新年真的到来了 !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