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566026948654.jpg
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定义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messages) -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segment)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best-effort)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为分组交互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网络层使用IP协议,分组也称IP数据报。
注意区分: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和网络层的“IP数据报”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的IP数据组装成帧framing,并传送帧。
每一帧都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 - 物理层
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
协议是“水平”的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
服务是“垂直”的
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nit) -
TCP/IP的体系结构
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最高只用到网络层而没有使用运输层和应用层。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everything on IP),TCP/IP协议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IP on everything) -
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和信用(或网络)利用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