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讲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帮助
1. 提出具体的请求
这里要用正向的语言,避免用抽象的语言。
对孩子我们总喜欢用“不要”,不要乱跑!不要说话!不要把杯子打碎了!
“不要”这个词就属于抽象词,改成正向的语言: 慢慢走。保持安静。稳稳端着杯子。
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五岁以下的孩子并不理解不要的含义是什么。
对成年人,我们也倾向于用抽象的词。请你尊重我。请你给我自由。
改成具体要求可能是,请你听我说完以后,再发表你的意见。
请你让我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出发。
2.明确谈话的目的
对我们自己的目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谈话效果越好。
如果一个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却不提感受和需求,也会导致交流困难。
3.请求反馈
把: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改为:我说清楚了吗?
有必要的话,可以提前解释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我们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如果对方对我们的请求反馈表示不舒服,那么也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我们的语言。
4.了解他人的反应
a.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b.对方正在想什么
c.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5.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
为了集体讨论的效率,要明确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反馈,清楚发言的目的。
6.请求与命令
通过请求而非命令表达愿望,并不代表别人说不时,我们就不去满足自己的语言。除非我们充分体会了他们说不的原因,就不再去说服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