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青春从十八九岁开始,到与别人组成家庭时结束。
每个人都想把青春期的诗性延续到婚后。如童话世界中那般,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大多数人未必都是幸运的,大多数家庭也未必都是幸福的。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着责任角色、责任义务,以及家庭生活的常规内容,婚姻制约着每一个人惜别青春,服从角色要求,履行角色义务。
熙熙攘攘的婚姻登记处,一对对年轻夫妻甜蜜的笑容背后,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是少不更事的惶恐?看惯了古往今来的那些爱情佳话,那些被干净化了的爱情,似乎总觉得太不真实。毕竟再诗意的爱情避免不了吃饭穿衣,洗碗拖地打扫卫生,对付七大姑八大姨等等社会关系。
所以,当学生数次催促询问,什么时候才能吃到老师的喜糖时,我只能告诉你们:结婚这件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要找的并不是和你轻轻松松买喜糖的人,而是一起修马桶的人,并且双方要做好修一辈子马桶的打算。
很抱歉你们的马姐姐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大家看到你们的某哥哥。我想,假如那一天来临,喜糖一定买给你们。目前而言,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