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 ,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创始者。在哲学上费希纳是一个唯心主义泛灵论者,他认为凡物都有灵魂,心和物是不可分的,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观。
《心理物理学纲要》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被誉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科学的里程碑。

1) 对数定律
用物理方法研究感觉心理,探讨哲学心理学上争议未决的身心关系问题。
费希纳定律:刺激强度按几何基数增加,感觉量以算术级数增加。
S = K log R
S 是感觉量,R 是刺激量,K 是常数
这就是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简称费希纳定律。它说明心理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的强度以算术级数增加。
2) 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探测物理刺激与人的心理反应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极限法
◆恒定刺激法
◆调整法
哲学上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有灵魂的,宇宙的灵魂便是上帝。神的意识能调和精神和肉体两个不同的实体。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没有物理世界也就没有精神现象。
心理学上,费希纳创立了三个基本实验方法:均差法、正误法和极限法,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指出感觉的强度不与刺激强度成正比,而是刺激愈强则增进的感觉强度愈低。
在美学上对传统理性主义美学所采用的逻辑演绎方法不满,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主张把实验心理学方法应用于美学研究,对美学实验作具体的观察和归纳,用这种“自下而上”的美学取代“自上而下”的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