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防御机制:在我有一段痛苦的经历或者情绪的时候,我可以调动我的自我功能,把它排斥在意识范围之外。也就是说有那些痛苦的东西在,但是我却感觉不到它。
一个人在面临危险或者说面临痛苦的时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内心的?如果没有这些防御机制的保护,一个人可能就崩溃了。
那些 从楼上面跳下去的或者是用其他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人,实际上就表示他们的防御机制不再起作用,所以他们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凡是现在还要在活着的人,我们都可以说,他使用了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东西就是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一:情感隔离
我有一段痛苦的体验,这个体验正在我的能够觉察的范围里面发生,因为它过于痛苦,所以我需要采取一种办法,把它排斥到潜意识里面去。
举例:在地震的灾难发生之后,有些人的亲人去世了,但他还能在这种状态下救别人,这就需要高度的情感隔离。
也就是说他让自己暂时体会不到亲人离世的悲痛,把这些悲痛压到潜意识里面去,使自己的整个人格的力量不受这些痛苦的情绪的冲击,从而使自己处于能够救别人的状态中间。
我们天然的具有所有的防御机制,但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间,因为早年的时候我们跟父母亲的关系,就可能使我们学会了某些防御机制,或者是学不会某些防御机制,或者是在我们应该学习更高级的防御机制的时候,我们丧失了机会,而仍然处在一个使用早年的防御机制的状态中间。
成人的防御机制比婴儿的防御机制更加成熟,如果一个成人还在使用某些婴儿的防御机制就可能会是一个神经症或者是人格障碍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防御机制也是我们对一个人的人格,或者是整个精神状态作出诊断的标准之一。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精神分析专业词汇)
下意识subconsciousness
我下意识摸了下我的脑袋
→我潜意识支配我摸一下我的脑袋
防御机制可以是意识层面的,也可以是潜意识层面的。如何理解?
一个人受邀去参加一个聚会,但他有对人际关系冲突的恐惧,所以他拒绝了这次聚会,他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使自己不要处在增加自己焦虑的状态中,这是意识层面的防御;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对人际关系的焦虑,这个人已经养成习惯在家看电视、上网,过的很舒坦,这就是潜意识层面的防御了。
在婴儿期的时候,如果有巨大创伤的话,我们就可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阶段上面。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成年人,他们还使用婴儿般的防御机制。而这样的人,他们可能就可以被诊断成患了某种疾病。
在面临巨大创伤性事件时,我周围有没有人利用以及怎么被怎么利用,这都是跟之前他使用的防御机制有关。
有些人比较积极,有些人比较悲观,他们其实已经是进入到不同的防御机制里了。
所谓乐观积极的人就是能使用更加成熟、有效的防御机制;而所谓悲观的人是使用更加不成熟、不利的防御机制,乐观和悲观都是后天习得的。
在中国的多子女家庭中间,往往女孩发展的比较好,虽然男孩得到比较多的重视但是发展的不太好。有更多世俗成就的往往是女孩。
如果一个人使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就表示这个人已经到了情感发育的相当成熟的阶段。这是神经症性的防御。
如果一个人使用压抑、情感隔离、反向形成,这样的一些防御机制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他处在人格发展最高级别的阶段。
精神分析师眼里只有三种人:
一、严重的精神病 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二、人格障碍
三、神经症(有神经症性的内心冲突:男和女的冲突、生和死的冲突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和害怕成功之后的惩罚的冲突) 人格发展的最高级别
防御机制分为原始的和成熟的防御机制,情感隔离属于成熟的防御机制。
否认、投射性认同就是原始的、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转换的灵活性: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防御机制,如果一直使用神经症性的或者是成熟性的防御,这跟特定场景有可能是不适合的。
举例:一个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使用隔离的防御机制使自己更好的工作,这就是好的适应的防御机制;但是一个人如果把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用在和家人中间,这就是非适应性的了。
将军:慈不带兵
要成大事者心狠手辣,成更大事者要柔情似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