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物
我眼中——渡边的那片森林

我眼中——渡边的那片森林

作者: 点点听风吟 | 来源:发表于2017-04-23 15:00 被阅读82次

    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哪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森林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想写点什么。可是觉得自己这样贪婪的看,总是会错过什么的。想着再重温一遍的时候,再写下笔记,可是搁下去了,就再也没能拾起来。今天是读书日呢,就暂且说下我的浅显看法吧。

    首先,这种特别有争议的小说总是处在两种极端状态下,一种是大赞,一种则是大骂。而我只是因为它的名气开始的阅读,即便再差,也是我不可企及的吧。

    首先说关于争议的性爱描写,这个,我觉得应该是渡边,或者村上先生想真实还原的一部分吧。另一个,关于直子的心理问题,跟这个也有很大关系。所以,尊重,是我第一该做的。作者怎么写,就怎么看。我的立场是读者,喜欢不喜欢他这种方式方法另当别论。我最诧异的就是日本这个国度,性爱的开放在书里真是可见一斑。暂且不说书中的渡边和永泽,即便是村上一直描述着的那种环境你就能明白。而对于他们十八岁这个年龄来说,性爱好像已然像我们吃早饭一般司空见惯了。这个,不知道日本是那个时期,还是一直就是这样的国度?

    看这本书,那种东西太多,反而有点不舒服,是生理也是身心,因为会觉得太下作了,有自我的愧疚感,也有萎靡的堕落感,什么东西说多了自然就剩下病态了。所以很难想象书中所描述的时期日本还有健全的人。性是家常事,但他们的确太频繁和随便了。

    老实说,刚开始看直子和渡边的关系时,总是云里雾里的。怎么就叙述了短短的几页,就描述了他们仨之间一起朋友间再也寻常不过的事情,在木月死了后,渡边就这样迷恋上了朋友的女朋友。刚开始感觉好费解,后来才好像明白,其实或许跟直子和木月一样,渡边这种生物,也是现实生活中寥寥可数的“异类”。“异类”总是难寻到真正的朋友的。其实他和永泽都差不多,永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轨道和处事方式,而渡边又何尝不是,有区别的,只是两人方向几乎是背道而驰的。

    也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

    而木月和直子之间的关系,应该也是直子病症的根源吧。从不能接受渡边开始,是因了感觉自己背叛了和木月“青梅竹马”的情感,到木月和渡边有过一次美好的夜晚以后,她又继续干涩。我有时候一度怀疑,木月干涩的原因确实是她生理的原因,是身体本身的病症。可是这样,为什么不去看呢。按理说,那时候日本要比我们发达的吧。(是我的理解。因为文中在诉说他们穿着的衣服时,确实比三十多年前的我们经济要好。还有书里的高中生们,各种请喝咖啡,看电影,吃饭,这些他描述的一笔带过的时候,总是能让我想到,他们都好有钱,即便不是很有钱的渡边。)

    她一次次的跟渡边说让他等等,她在试着说服自己。只是因为心里还是放不下木月,放不下那种背叛的感觉,那种将近二十年的情感,相依为命,不分你我。竟然就这样放弃,甚至,木月还比不上渡边?

    至于为什么干涩,假使说她跟木月以前是因为病症或是什么,那为什么跟渡边开始时没有。而以后一直有干涩的情况出现,为什么,因为她的心阻止了她的身体。这或许就是功能性和器质性的区别,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就是病理和心理的区别吧?

    不要因为寂寞随便牵手,然后依赖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纵使漂泊,那种经历也好过牢狱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让自己对网络太依赖,对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态度,数千个擦肩而过中,你给谁机会,谁就和你有缘分,纵使没有甲,也会有乙。

    关于里面渡边的性追逐,暂且叫这个,原谅我不得不又提起性爱这个词,因为好像线索都在里面。那些里面更多的是在间接的描写渡边对直子的爱。因为跟直子分开后,渡边一直在跟永泽出去花天酒地,看永泽酒馆的各种撩拨,同女孩的各种疯狂。可是他收获到了什么,他依旧在无数的夜里贪婪的读着书,消磨着孤独的每一个夜,好像除了写信读信读书,性爱,是他最有效的排解方式了。而这种“夜夜笙歌”持续了没多久,他渐渐安静了。他兼职打工,读书写信,在直子死后,甚至忙的一天打好几份兼职,闲下来就修剪草坪,好让自己没有思考的时间。而他与过去生活方式作别的原因不仅是在他见到了直子后,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也是因为和永泽,初美一起吃最后一顿饭时,他们三个人之间的谈话。初美帮他说出了他心里不想正视的哪个事实。“渡边,我不晓得你有什么内情,但我觉得那种事不适合你,与你人格不想称,你认为怎样?”然后渡边说“我有时候需要温暖。”“可是,假如你真的爱她,不是可以忍耐吗?”初美正如她名字一样,美的那么洁净,那么动人。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在得知直子病重后,他甚至痛恨起春天,他竟能想到盛开的樱花似烂肉一般,心态竟能选择看到了什么。他的颓废和散漫,让我看到了他对直子灼热的爱。在得知了直子的死讯后,渡边每天去学校上课,打工,跟同事谈论书和音乐, 读书,写信,跟“海鸥”玩,做面条,打理庭园,看电影,忙碌本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看不清自己。同情自己,确实很悲惨。

    我不怎么太清楚他究竟有多爱,更不清楚,究竟是怎样的历历在目能在回忆时写下这些。而她死后,他也只能以忙碌掩盖心里的痛,或者漫无目的的旅行。

    不要放弃希望,把纠缠的线团逐一解开,不管事态看起来如何绝望,只好静观其变,等候眼睛适应那种黑暗了。

    好的转折,就是绿子的出现。绿子真是个讨人喜爱的姑娘,又直率又洒脱。

    看可爱的绿子,她竟然在他对面写了封信给他。当我读到“因你对我百般亲切,而我好像不能为你做点什么。你一直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我咚咚的敲门叫渡边,你仅仅抬抬眼,又马上回到自己的世界。”心里暖暖的,她竟然在他对面写了封信给他。终于有人来爱渡边了,终于有人来带渡边离开黑暗了。虽然,渡边一次次的离开让绿子伤心不已。绿子真的就是这片灰暗的森林里那抹绿色,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明天。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直子是死了,但是在渡边心里,依旧有那个跟他并排漫步的一眼就能瞧见侧脸的,恬静的那个女孩。死于生而言,无论你愿不愿意,都是如影随行的,所以,生死无畏,才是活着的态度。


    书中感觉很正面的地方就是日本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比如说渡边十八岁一个人住到东京的学生宿舍里。绿子在爸爸死了以后和姐姐一起打理书店,她大概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样子吧。还有,她自己喜欢美食,在爸爸不同意置办厨房用品的情况下,还自己用兼职来的钱买了锅具学着做菜。是不是好棒。渡边二十岁的时候,自己找房子租,做各种兼职,然后打理主人的草坪,还因此淘得了很多“旧宝贝”。我知道中国的孩子也会自己做这些事,但是感觉还是不一样,那种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人还是少数。

    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自己的《挪威的森林》。我挺喜欢渡边的,虽然他在书中显得特别的玛丽苏。好吧,又想到玲子,跟玲子共度春宵,也只是因了他俩共同的朋友“直子”,那是他俩在世界上共同的纽带。不知道,是不是有些牵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渡边的那片森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ae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