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奔赴,走过了川西的奇路险境,见识过康巴地区的风物人情,出了巴塘,才算是正式进藏。
今天的目标是芒康县的如美镇,一个听起来就让人神往的名字。芒康位于西藏昌都地区的最东部,而如美只是芒康县的一个镇,芒康县海拔4317米,而如美镇政府驻地竹卡村海拔却只有2900米,国道318穿镇而过,正是因为其海拔相对较低的缘故,如美,成了自驾318的不二之选。
早餐后,离开巴塘,驱车西行。先是沿金沙江岸,看金沙江水浑黄如泥,不知是常年如此,还是雨季如此,金沙之名,或出于此。出巴塘15公里左右,在金沙江对面有一个小村子—西松贡村,归属西藏管辖,号称西藏第一村,然而,这里却并非川藏的分界线。金沙江大桥,才是正儿八经的川藏分界线。桥东属川,桥西属藏。因为大桥上停车很多,显得危险而杂乱,于是并没有停车,而是打卡而过。
过了金沙江大桥不久,国道318的左边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有解放军的雕塑,还有西藏解放第一村的门楼。这就是西藏解放第一村——岗托村。1950年10月,解放昌都的战役在金沙江边打响,西藏境内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岗托村的土地上,就此掀开了解放昌都、进军西藏的重要一页。当年,第十八军就是从这里进入西藏。
沿318国道继续前行,路况开始变得复杂,一边是扎曲河中咆哮翻滚的酱红色山洪,一边是悬崖峭壁,路面上尚存的杂乱的落石和山脚塌落的泥沙,让人不由得心提到嗓子眼,一方面要集中精力观察路面,一方面还要警惕前方是否会有飞石和落石的风险,每到复杂路段,只能是凝神静气,快速加油通过。
途中,我们遇到第一次小规模堵车,原来,是到了芒康检查站,除司机外,所有的人员都要下车,持身份证到检查大厅逐一接受检查。堵车的间隙,发现旁边的山坡上有猴子出没,并且呆萌地看着过往的车辆,似乎也正等着投喂。
中午时分,翻越拉乌山,在山顶停车休息。此处经幡遍野,草原青绿。此地海拔4364米,快走或者爬坡,能感到有些气喘,只能是慢吞吞地转悠。
然而,就是在这样缺氧的环境下,藏民并不缺信仰,似乎还要表理的更为热烈一些。就连一泓浑黄的雨水中,也要用石头堆起一座小型的玛尼堆。
下午一点,在经过几段沙尘飞扬的施工路段后,我们终于到达今天的住宿地——如美镇。酒店的服务员是几个年轻的小姑娘,看起来很热情,主动地说明了当地山洪,洗漱用水虽然经过了多次过滤,然而仍然会显得发红,不过,饮用水却可以保证供应。另外,服务员还提醒,明天早上四点就要出发,这样可能会避开交通管制。正是服务员的这句话,才使我们第二天开启了此次旅途披星戴月的旅行体验,体验了一把夜越东达山的惊险刺激,同时也成功地避开了最困难的东达山路堵。
午睡起,一个人沿着如美镇的街道步行。这时候酒店门前各种牌号、各种风尘满面的车已停了不少,有的越野不知道是故意进到泥坑里狂舞,还是不慎陷入泥淖中洗澡,已经显得面目全非,看起来更加狂野。
如美镇虽然是一个小镇,然而澜沧江穿镇而过,茶马古道也从驻地竹卡村穿过,在国道川藏线上,如美镇可谓是声明在外。站在如美镇澜沧江大桥上,风声猎猎,江水滚滚,江岸赤岩危耸,还是有点看头。在江边有部队驻地,门前有奇路卫士的碑牌,看来这样的一支部队应该主要是承担着护路职责。澜沧江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东北部,流经西藏、云南后,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初中时有一篇课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那中美妙的情景,可惜是在澜沧江云南境,期待有一天,滇藏线上,能有幸一遇。
明天,沿着这条路,我们将摸索着向着前方的未知进发。从如美,希望美好如期而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