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当天,我们九点出发,奔向下一个游览目标——锦州笔架山。
笔架山是一座矗立在渤海湾里的孤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因此得名。笔架山以笔架山岛和“天桥”(也叫“神路”)为主要景观特色,从北边海岸到笔架山,跨海1.8公里有一条通往笔架山和陆地的路,俗称“天桥”“神路”,这座天桥,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时隐时现。每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地向两边退去,通道便象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显露出来,直通大笔架山。涨潮时,海水慢慢覆盖了“天桥”,笔架山就成了海上的一座孤岛。
我大概是1983年第一次去的,当时就是和晓强一起。那时候的笔架山比较原生态,没有右侧建造的人工港口(这个港口严重影响了笔架山的自然景观),岛上也是原生态的样子,岸边附近甚至连平房都没有,这次再看,真的有点大失所望。
整个笔架山区域都已经开发出来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赶在节假日人山人海的就不说了,那个伸向海里的人工港口几乎和笔架山连接到一起了,完全不是以前的那个涨潮后只是海上孤岛的样子了。
在满是硌脚石头(石头上有残破的贝壳附着,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划伤脚趾)的“天桥”上行走,感觉特别费劲,也不是原来的感觉。笔架山上到处都是人,摩肩接踵的,到处都是烧香拜佛的烟火,到处都是飞舞的瓢虫,落到皮肤上就咬人。
我们游览到中间的“三清阁”,他们几个就不想再走了,来都来了,还差那么一点不是留下遗憾吗?于是,他们休息,我自己一个人继续跑山,一直到达南面快要下山的木栈道才折返,往返三千多步的样子。
我们是十一点半左右到达的,正好是落潮最大的区间,返回时大概两点左右,是涨潮的初始区间,走在“天桥”上比较从容。不像是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和晓强是蹚着齐腰的海水顺着人流(那时候人不多,稀稀拉拉的)返回岸边的,在大海中那种无助感至今记忆犹新,想快点走却举步维艰,还不时被晃动的海水摇得差点摔倒在海里,无助,又绝望,不会游泳啊,担心走不回去海水就把我们淹没了,那记忆,太深刻了。
终于回到岸边,还有一个爬行动物馆去参观,里面只有一些蛇、蟒、蜥蜴、龟等等的动物展示,不大,很快就逛完了。时间还早,大家商量着干脆直接去葫芦岛吧。
夫人建议在锦州去吃一家蒸汽海鲜,我建议去葫芦岛租住民宿,然后自己买海鲜自己蒸着吃。最后,以我的坚持获得赞同,也就有了我们后面的海鲜自助大餐的享用,三百块钱梭子蟹、大虾、皮皮虾、海螺吃了个撑,吃了个任性,吃了个痛快,吃了个极其满足,人人都觉得太值了。
锦州笔架山之行结束,有新鲜,有遗憾,但也完成了到此一游的心愿,尤其是小白没有来过。就是人太多了,没有我们自己爬山捡蘑菇、树下摘枣的舒服和快乐多。
笔架山旁边的人工港口。 港口继续向南,已经快贴上笔架山了,太煞风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