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吐温曾这样描述真理:“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了半个世界。”
2惠特曼:“真正的变量从来不会超过三到四个,其他的都是噪音。”
3第一条,确定一些最基本的原则;第二条,依照这个原则不断重复认真执行。你为了保证你成功,要想清楚自己的原则是不是真正有效率。
4你创业时,选择的痛点大小决定了你的公司未来大小。
5向内求。
6与其智慧,不如趁势。
7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8实事求是,知行合一。
9我来车和家这将近半年时间,最大的体会是李想本人会花很多时间在组织上,正如当初我来车和家之前看到他的访谈内容一样:他的工作重心是组织和产品。他花很多时间不断的迭代优化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方法论。他把这些内容列在一张A4纸上,不断迭代更新。每次碰到难解决的问题时,就回到这页纸上。
10CEO 萨提亚·纳德拉在上任4年多时间,把微软从一家平庸的大企业,重新推上了追逐优秀的行列,其公司的市值也接近万亿美金。他在《刷新》一书中特别强调,自己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和刷新微软的文化,这个调整放在了所有业务、组织调整之前。
11洛克菲勒本人非常在意会议,会议的形式按照频率分为 Daily Standup(日站会)、Weekly Meeting 和 Monthly Meeting。每种会议重点是什么,召开时长等等都有描述。这个原则是洛克菲勒工作、生活习惯和经营理念的总结。
12我在过去几年屡次推荐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这本书讲的还是哲学,作者Robert M. Pirsig在书中探讨一个「三元论」的哲学思想,这在「一元论」和「二元论」几乎统治全球思想界的情形下弥足珍贵。他提出了「良质」,一个无法被定义,却可以明确感知的,对于世界有根本影响的因素。这本书吸引了禅师菲尔·杰克逊,也让史蒂芬·霍金崇拜不已。
13巴菲特:投资的第一个原则是不亏钱,第二个原则就是记住第一条
14焦虑是我人生莫大的机会,因为把很多未来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让我真正停下来,好好思考: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我该怎样面对这些问题?怎样在人生必将老去这样一个大前提之下寻找到人生的希望所在?
15
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焦虑之中,我找到了未来几年人生的答案:我要获得财务自由。我要在工作之外找到自己的「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获得额外的收入和内心的平静。我要投资,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彻底相信投资,拥抱投资。
我最喜欢的状态就是慢慢的,平静的,略带淡淡的喜悦。我把股票市值的增长看成对自己的判断力和耐心的最大褒扬。
我相信股票,我相信买股票就是持有这个公司的一部分。这个是小小的差异,但这个差异导致了后面绝大多数结果的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