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64080/e297863fd840b735.jpg)
和宝妈们聊天时,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孩子不会阅读、不爱阅读。而且宝妈们的苦恼五花八门:有的说孩子压根不看书;有的说孩子只看漫画书不看经典书;有的说孩子也看书,怎么作文还是写不好呢?在我看来,没有不爱阅读的孩子,只有不会培养孩子阅读的家长。下面结合我带自家丫头的经验,来总结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小妙招吧。
1.培养阅读要赶早。和买房子一样,阅读这事宜早不宜迟。从孩子出生起(甚至还在娘胎里)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听书”、“听音乐”,也即所谓的胎教。这里既可以借助音响、CD、故事机等现代工具,也可以爸爸妈妈亲自朗读一些经典的散文、诗歌之类。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为人父母隔着肚皮轻抚着宝贝有感情的交流,这样的链接效果更好。当孩子大一点,六七个月时可以翻爬时,颜色鲜艳、安全环保的布书就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了。这个时期,孩子大多会撕书、啃书、扔书,这些都很正常,把书一次次递给他们,先混个脸熟呗。然后在孩子能够安静的时段里,指着书上的字或图片大声地念给他们听,此过程不必强求,毕竟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孩子两岁后就可以开启睡前讲故事模式,同样的,父母亲自讲的效果肯定是好过故事机的。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把孩子和他熟悉的小伙伴当做故事里的主要角色可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和兴趣度。
2.您看书吗?言传不如身教,家长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入学后,家庭阅读氛围更需要全家人共同营造。以我家情况为例,一般晚上在我父母家吃过饭后就要回自己家,虽然有点远不大方便,但还是要回去。因为我父母爱看电视,而在我们自己的小家电视基本是不开的,晚上三人完成各自的事情后,一人一本书是常态,看到精彩处相互还会讲述或讨论一番。
3.加大书籍在家庭里的容积率。建议家里每个房间都有摆放书的地方,而非仅有书房的书柜里才有书。这一点我和我家先生有分歧,他爱整洁,无法容忍家里沙发上、卫生间到处都有书的踪迹。但我认为乱一点就乱一点,比起随手就能拿起一本书看,我不喜欢把书束之高阁,只做摆设。
4.设置书籍的仪式感。把书籍作为奖励或礼物送给孩子,潜移默化让孩子在大脑里形成书是好东西的概念。从我家丫头三岁起,我就开始冒充圣诞老人给她送礼物,礼物类型多种多样,但每年都少不了书籍。六一儿童节、过生日、放寒暑假时都会买书送给她。
5.理性解决冲突。孩子和家长在看书选择上意见不同时不要发生正面冲突。孩子有时候喜欢看一些没有营养的漫画书,而对家长想让其看的书籍置之不理,不理智的家长因为强行干涉或是横加指责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不光不能让孩子看有益的书籍,反而会使孩子排斥阅读。我个人建议家长的心态放平和些,不要对孩子看漫画的行为大惊小怪或如临大敌,可以用些小技巧来引领孩子看书的方向。记得我在丫头四年级时专门为她买了一套《吴姐姐讲历史》,这套15本的书邮寄回来后不幸被丫头打入了冷宫,她压根翻都懒得翻,天天抱着几年前订阅的低幼读物《红袋鼠幼儿画报》看得津津有味。怎么办?嘿嘿,我是这样做的:趁她上学不在家的时候,一次几本一次几本地把不想让她看的书偷偷送给同事的孩子,这一招是减少障碍物在她面前出现的频率。不过要注意,千万不要一下子把她爱看的书全拿走了,那样会被发现的。另一方面,要增加《吴姐姐讲历史》的出镜率,不过不是要求她看,而是我自己抱着这套书看,看得很入迷很沉醉,甚至有时她跟我说话,我都“没听见”。另外,在外出游玩或出去吃饭时,我包里总要装上一两本《吴姐姐讲历史》,等车等餐这样的空档时间拿出来看,这个时候书就被丫头别无选择地抢走啦。在我的“设计”下,丫头“无意”中发现这套书其实也是蛮有意思的。
6.看书不要太功利。有的家长说,我给孩子买了一堆作文书,孩子也看了,可作文要么写不出来,要么就还是干巴巴的。这就好比你天天只逼着孩子吃红烧肉这一种食材,却奇怪孩子个头不高,因为营养不均衡嘛。大量广泛的阅读才能建立孩子的价值观体系、增长孩子的眼界和见识、扩充孩子的思维模式。多读经典固然很好,但接触一下杂家杂书也未尝没有收获。单一、功利地看书适合成人在短期内获取某项技能,但决不利于培养孩子终生的阅读习惯。
各位宝爸宝妈,认真地回忆一下你的家庭场景和家庭互动模式,你家孩子拥有阅读的第一现场吗?作为家长,你真的会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吗?最好的教育是——有心而无痕。愿我们都能培养出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864080/982deb7081333cc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