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圈至今五年,到现在才恍然明白,我们孩子的社交如何去引导。
从一开始入圈就听医生听老家长说过,ASD孩子最核心的障碍是社交,可是那时候孩子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精细运动这些更加显而易见的能力都落后同龄人太多,所以不由得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上。
这些年,或许不止一次地想起过,自闭症的核心障碍是社交,也会去想一下社交到底该怎么教,也不止一次地尝试过引导孩子和其他人社交,可一直都是挫败的,所以一直也没弄明白社交到底该怎么引导。
从去年后半年,无意间看到了诺爸的公众号,后又看到汉普爸爸,他们的理念更多的不是桌面,而是爱和陪伴。
后又在群里接触了同城的一位社牛妈妈,为自己的谱系孩子打造了神级一般的融合环境。
慢慢地,我似乎也真正明白了社交最初应该如何去引导。
我们的孩子最不喜欢的可能是社交,但其实他们对人的警觉度很高,多年的强制训练让孩子首先对大人都是一种抗拒的心态,这种心态从社交的第一步就阻碍了孩子的进步。
从第一步开始,让孩子爱上自己家里的大人,这就是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其实这一步我觉得我一直做的都还行,虽然时常会情绪失控,有一段时间还因为某人神经病复发被迫压制孩子,但是我一直都不想以破坏亲子关系为代价来让孩子进步。
接下来,也就是我卡了那么多年的第二步,带孩子走出去,引导孩子融入。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把对象和方向搞反了,我以为要引导我们自己的孩子去融入,实际上更容易的是引导其他普通小朋友来加入我们孩子。逼着我们孩子去融入,只会让我们孩子更加排斥社交。
引导其他小朋友来加入我们孩子的前提是,我们家长自己先去融入其他小朋友,家长融入以后,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机会。
通俗来讲,我们要成为那个社牛,哪怕是针对孩子的社牛。当其他的孩子喜欢上了我们大人,他们就会因为愿意和我们玩,愿意接近我们而来接近我们的孩子。
我们不是逼着我们的孩子去跟其他小朋友社交,而是用我们自己美好的、有趣的、好玩的一面来帮助我们孩子吸引小朋友,然后引导这些小朋友来和我们的孩子互动。
当我们的孩子慢慢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同龄人是这么热情可爱,他也就慢慢打开心扉了。
这是我上周末在游乐场遇见一个小女孩并陪她玩了一会儿之后才慢慢明白的,其实在她心里,应该是很羡慕我的孩子的,有妈妈陪着他一起玩,所以她选择和我还有我的孩子一起玩。
试着回忆一下,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如果同学的妈妈长得很漂亮,同学的爸爸很有钱,同学小小年纪就拥有很多我们不曾拥有的,我们是不是就会非常羡慕,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这样的同学?
同样的,我们要做这些同学的父母那样的人,我们可能不漂亮,也可能没那么有钱,但我们可以更有趣,更好玩,不是吗?
我在群里认识的那位社牛妈妈,虽然没见过面,但是日常各种聊天记录都透露着有钱人的味道,经常给别人家送吃的用的,还是不便宜的那种(“笼络”家长),给小朋友送各种礼物,组织生日聚会周边游(“笼络”小朋友),去学校也能带着其他孩子玩的很嗨,别人家小朋友还会羡慕她儿子旅游去过的地方不计其数,这样的人,别说小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呀。
最关键的点在于,所有人,无论家长还是小朋友,都可以接纳他的孩子了以后,他会引导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带动自己的孩子玩起来。
所以他家孩子进步非常大。
我没有那么多可以给的,我无法去“笼络”大人,但是,小朋友其实很单纯,哪怕是你只能陪他玩十分钟,他也可以很快就接纳你。
很多事情,可以尝试着努力去做,先把自己打开,去发自内心地和更多人接触,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缩在自己的小壳子里不敢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