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扩散模型:主要在于分析一种创新产品各时期所可能的销售状态,进而预测该产品在市场中为消费者所接受与采用的普及情形,并称其为产品的“扩散”。
2.创新的采用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可分为:
•创新者:占市场2.5%。勇敢的先行者,自觉推动创新。
•先期采纳者:占市场13.5%。受人尊敬的社会人士,公众意见领袖,乐意引领时尚、尝试新鲜事物,但行为谨慎。
•早期大众:占市场34%。比较谨慎,但更愿意、更早地接受变革。
•后期大众:占市场34%。持怀疑态度,只有当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了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才会采用。
•迟缓者:占市场16%。保守传统,因循守旧,对新鲜事物吹毛求疵,只有当新的发展成为主流和传统时,才会被动接受。
3.流行潮的过程:缓慢地开始(“创新者”引领),慢慢爬升(“先期采纳者”们开始试用),然后是骤然上升(“早期大众”和“后期大众”开始效仿),最后上升势头减缓(那些“迟缓者”稀落地加入)。
4.要想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到关键方面。
5.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是“中转员”:能把高度专业化的观念和信息转换成普通大众能够明白的语言。省掉某些细枝末节,夸张某些细节,从而使得信息本身具有更深的意义。
6.内行陷阱——在特殊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正巧聚集起一群内行作为观众,然后很好地利用他们的赞誉。
7.与世隔绝的流行潮:青少年们遵循自己内部独特的、谜一般的规则,只有在他们自己封闭的世界里这才能被理解。
青少年社群在这些年的发展,也增加了这种隔绝的潜能。
8.过度信息导致信息免疫,促使人们只重视自己关注的信息,忽视陌生信息。
9.要具备一个基本的信念:制造变化是可能的,人们是能够在一些特定力量的驱使下,骤然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的。
我们深受自己周围的大环境、小环境和周围人们品格的影响。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极其敏感。
10.有时我们也需要走捷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引爆点理论的价值。
一行精华:
扩散模型:“创新者”引领、“先期采纳者”开始试用、“早期大众”和“后期大众”开始效仿、最后“迟缓者”加入。
与世隔绝的流行潮:青少年们只遵循自己内部封闭的、独特的、谜一般的规则。
过度信息导致信息免疫,促使人们只重视自己关注的信息,忽视陌生信息。
触动,反思,改变:
从对被卷入流行潮的人们的研究来看,可以适用扩散模型,通过区分加入时间的先后,给不同人群以不同身份。
而对于未加入流行潮的人群的分析,信息的隔绝与免疫是根本原因,这属于釜底抽薪,导致了流行三法则不起作用。
这两个方面同时存在其实是相当合理的,因为从没有哪个流行潮可以席卷所有人。所以我们在事先设计流行方案时,一定要先明确对象人群,从而避免事倍功半。
而最关键的是,流行引爆点的设计,似乎更是一种艺术和天赋。我们可以从大量既往案例中进行学习,但每一个正在展开的方案,都不可能有照搬照抄的模板。这似乎也是世界不确定性的一种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