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对于自身的定义,很大程度上都带有群体性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个体是很难摆脱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定论而独立存在的。
于是,为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我们在社交活动或公众场合,自然而然就会戴上一个面具,去伪装自己,去掩饰自己。
每个人的面具是各有不同的,或轻或重,或虚或实,成分各异。越是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就越有虚假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面具里。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只是在意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所以,每个人脸上所戴面具的宽度和厚度,是由一个人怎么看待别人的看法和别人的评判所决定。越是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的人,往往身上虚假的成分就会越多越沉。
一个人对别人眼中的自己在意的程度,与这个人独立完整的自尊水平相关。有些人必须要由别人来带给自己快乐,这样的人必定活在别人眼中,别人认同自己就快乐,得不到认可就痛苦。
所以,越是需要别人来带给自己快乐的人,喜欢依赖别人的人,讨好型人格的人,无法独立的人,害怕孤独的人,身上虚假的成分也就越多。
这样的人只拥有一个虚假的自我,而非真正的自我,这样的人只能在别人眼里去看见自己的自我,从而蒙蔽了真正的自我,也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越是虚假的自我,越是会演变成很重的自我,越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也越是自私和自卑。
反过来说,但凡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的人,正是那种自己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人。人越真实,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也就越丰富。这样的人是自信的,根本无需刻意去让自己变成人群的中心,去噌热度出风头。
人生是由快乐来进行导向的,一个人从什么样的围度去获得快乐,便注定将成就怎么样的一生。
一个只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快乐的人,不仅自卑,也容易自大。当一个人的快乐取决于别人的认同,被人肯定的时候,就放大成自大,一旦被别人否定的时候,即刻就走向自卑。
独处,是最能让人放下面具,释放自己最好的方式。因为当你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不装不端,是无法拿虚假的自己去忽悠自己的,从而收获对真实的自己的觉察力。自己身上有什么,具备什么,好的坏的都一目了然。
只要觉察到了自身的不足,并下定决心去解决它,纠正它,这些不足才会消失。只要觉察到了自己该成为怎样的人,才能活得明明白白。
只有真正品尝过自己带给自己快乐的人,才知道快乐其实很简单。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日子是过出来的。
检验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的标准,是这个人是否能够自己把控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忧伤,自己的情绪,自己的选择。
佛学所言:人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这也是人生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唯有自己能够带给自己快乐的人,才能遇见真正的自己,才能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做到持之以恒的自我创造与创新,让生活充满希望与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