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扁平化管理的思考

对扁平化管理的思考

作者: Cstars | 来源:发表于2020-09-20 18:33 被阅读0次

扁平化是对金字塔模式的一种变革。要理解扁平化就得知道金字塔模式的弊端。

金字塔模式的弊端:

1 企业的灵活性在于上级指令向基层传递的速度与准确度,以及掌握市场与生产真实情况的一线基层员工向上反馈信息的速度与准确度。

管理层级的增多必然导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阻滞。官僚作风更是让顶层决策人无法以真实情况做决策,指令传递效率极其低下,内耗严重。大公司的消亡很多时候不是竞争对手太强,而是内部瓦解。

2 金字塔模型严格的等级制度打击了中下层人员的积极性,无法培养主人翁观念。一个只为了钱替别人打工的人与为了理想为了自己事业奋斗的人有本质的不同,后者不用你催促也会努力。

扁平化的优势:

扁平化管理通过减少管理层级,让顶层指令直达基层,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与精确度损耗,同时营造人人平等的氛围,促进基层发言,从而快速获取真实情况的反馈。同时也利于培养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因为人往往对自己做出的决定或事情更支持,所以共同决策,共同完成,更容易赢得支持。

扁平化真的这么有效吗?

事实可能截然相反。扁平化需要优秀的领导,更需要优秀的成员。如果要比喻的话,扁平化团队像是一个特种战术小队,里面的人员各有所长且彼此了解,有共同的目标。

现实是什么样的呢?

1 创业公司里很多老板管理水平并不高。挂着扁平化管理的口号,实际上还是一言堂,独断专行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并没有获得扁平化里人人平等沟通,建言献策的优势。老板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成员有什么想法憋着,安心搬砖就好。 这也导致了成员不可能有主人翁意识,不可能全心付出,毕竟只是个搬砖的,老板成败对成员没什么影响,大不了换一份工作。

 2 老板不懂得自己的能力界限在哪里,也不懂得自己的重心在哪里。事无巨细的工作不仅深入到了自己不专业的领域胡乱指点江山,而且也没时间与精力思考战略性的问题。不仅妨碍成员自由发挥,也让公司目标不明,战略不定,像个无头苍蝇,忙活一年,结果发现原地踏步。学会放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3 扁平化管理需要优秀的成员。常见的场景是什么呢?那些差的员工积极性低,开会要么不发言,要么说出来的没什么参考价值。他们没有长远的视角与规划,生活就是得过且过,打工赚钱,对工作没什么积极性,更别提全心付出了。到最后还得老板做出每一个决策,催着他们工作。

金字塔还是扁平化,各有优缺点。它们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一个:人才密度。一个企业中的成员总是可以分成优秀的,中等的,差的。优秀成员的比例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组织效率。

金字塔如果有优秀的高层与中层管理者,其效率也可以很高。扁平化也要求管理者与成员都很优秀,这是扁平化得以发挥威力的基础。所以,做好第一步很重要:人才招募。

马斯克自传里说SpaceX的前1000名员工,马斯克都亲自面试,无论是工程师还是保洁。这体现了什么?我认为他是在有意控制人才密度,初始团队里优秀的人占大多数,那良好的企业氛围与文化就会自动围绕这些人形成,并将后面进来的员工同化感染。这样就为企业文化的基准进行了定调。

乔布斯自传里说,乔布斯眼里只有两种员工,要么是蠢材,被他骂到滚蛋,要么是天才,跟着他一起拼命工作。不管有意无意,乔布斯的坏脾气让苹果公司提高了人才密度,蠢材都受不了他羞辱辞职不干了。

招募人才

1 为了保证人才能够全心全意、充满激情地付出,首先就要考察其抱负与志向、兴趣在哪一方面,看看公司是否能提供给他一个职位顺应他的天性让其充分发挥激情,如果没有就说明不适合,来到公司也只是一份维持生活的工作罢了。

2 然后再考察其专业技能,看看其是否能胜任

3 最后考察其潜力,潜力除了拥有远大抱负外,要看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与意愿,是否能够对自己进行快速迭代升级。

如果一个人懂得不断反思与总结、学习,并且还能付诸实践,那他就能快速提升自己,有很大潜力。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往往不容易改变,阻碍并非外界,而是抱负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意愿。越蠢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不懂的都不重要,越聪明的人越觉得不懂的太多,越是去学习。这就是为什么跨越层级如此困难,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深入接触后你会发出感叹,简直比人与单细胞生物的差别都大。

有潜力的成员将他逐步培养成管理层,发挥更大的作用。

鬼谷子:

利相近:这天下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无法在一起谋事

志相同:有着共同的目标

道相合:共同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义相投:情义相投

用在企业管理上:

利相近:给成员股权激励,越核心的人越多,将所有人利益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人利己的本性激发出努力的意愿与合作的共识。

志相同:招募成员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标,不管共同的目标背后你们各自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道相合:只有三观一致,才能在一走的长远。对于基层重要,核心层更重要。

义相投:最核心的圈子最好建立深厚的友谊。

每相同一个,关系越牢固,越经得起考验。这也指出越处于核心圈的人,越需要以更大的共同利益捆绑,越需要共同的目标,让人全心投入,共同的三观,让彼此可以融洽相处走相同的路,情义相投,让彼此成为后盾。

制度

说白了,制度是为了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更灵活的应对市场需求与内部战略。企业家想要的效果就是精诚合作,指哪打哪,灵活应对,全心付出。

人才有了,合适的制度营造了让成员自由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基于上面的讨论了解到两种制度各有优缺点,但现实并非非此即彼。企业完全可以将两中制度结合使用,这也是目前的现状。小尺度上扁平化,大尺度上金字塔。整个集团金字塔,各个事业部扁平化。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古代的将军为了凝聚军心,与士兵同吃同寝,这不就是扁平化,提高了军队的灵活性,凝聚力。出了军队,就变成金字塔模式,皇帝自上而下管理,自下而上得到反馈。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小国家,和治理国家也没什么区别。皇帝一个人统治所有人,精力有限,必然需要通过代理人向下辐射,宏观体系必然是金字塔。

相关文章

  • 对扁平化管理的思考

    扁平化是对金字塔模式的一种变革。要理解扁平化就得知道金字塔模式的弊端。 金字塔模式的弊端: 1 企业的灵活性在于上...

  • 扁平化管理思考

    孙校长本周例会提出重心下移,确实有助提高工作效率,但来自上级处室的一切工作,执行都压在年级主任身上。年级主任教学任...

  • 失控的扁平化:挟天子令诸侯

    扁平化管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层级复杂”的金字塔管理问题。但是怎么理解“扁平化管理”却因人而异。 一个人所能管理的...

  • 对人才管理的一些思考 1 :人才流失问题

    最近总在思考一些关于人才管理模式的优势和弊病。主流的人才管理模式主要是金字塔结构和扁平化管理。翻阅了一些资料,纠结...

  • 未来企业扁平化管理中的信息化需求

    “扁平化”管理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公司在尝试通过压缩管理层级来实现扁平化管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 稻盛和夫:阿米巴管理模式,扁平化是企业转型的开始

    阿米巴管理模式:扁平化是企业转型的开始。“扁平化”是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人们把“扁平化”看成了传统企业转...

  • 什么是 PDF 扁平化?怎样扁平化 PDF? 一起涨知识!

    什么是PDF 扁平化? 为什么要扁平化PDF? 怎样扁平化PDF? 你是否也对扁平化这个概念云里雾里?今天带你研究...

  • 产品之路 --- 团队管理

    一、扁平化团队管理 互联网企业崇尚扁平化组织,现场管理,决策者能够准确地了解一线市场并快速做出决策,允许试错,而非...

  • 效率!蜂窝式组织架构调整

    一、 组织扁平化 组织扁平化是必然的趋势,这个毋容置疑,无需多说。矩阵式管理是组织扁平化的一种方式,但蜂窝状组织更...

  • 扁平化数组的几种方法

    一、扁平化的概念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扁平化管理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jp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