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209天,2023.06.07
不“完美”(关于“完美”,每个人的定义不同,这里的不“完美”是我个人的理解)的咨询才更有学习的价值”,尤其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咨询过程中可被推敲的点越多时,则意味着可探讨的可能性的向度更宽,学员才有机会提出不同的视角、观察到不一样的点以及对这些的理解、意义等,通过老师的“知其然知所以然”的讲解,学习的老师才能“悟到”、“启发到”更多,挖到更多关于专业上的“宝”。否则一场相对完美的咨询,大家都沉浸在欣赏、学习中,到忘记了“挑错”。换句话说相对完美的咨询限制了更多可能性的发掘,收获面相对窄。这就好比(下面这个比喻或许不恰当,如果能够帮助理解我的观点就行)一块相对规整的木块与一块扭七歪八、参差不齐木块哪一个更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作灵感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猜,艺术家更喜欢不规则的木块,因为它可以帮他实现有关于艺术的梦想,借形顺势或打磨或雕刻成一件心意的艺术品。而且一场相对“不完美”的咨询,不仅收获专业方面的东西,而且透过咨询历程,还可以学习授课老师、咨询师、来访者对人的态度等无关专业有与专业密不可分的东西。同时这个过程也像一面镜子一样,照着每一个观察者,做到的、未做到的;听懂的、未懂的;思路、架构、脉络是否清晰?不足是什么?接下来要如何提升?更重要的是换位到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位置,感受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尽可能让一场咨询在有限的时间效果最大化。如作为咨询师,我会想,来谈这样一个议题的来访者,最希望我懂的是什么?在50分钟里我多做点什么或少做点什么是她当下需要的?如果我不能很好的理解TA所需,不妨尊重地好奇地真诚地问问TA,哪怕只是做一个倾听者,也希望自己是一个不被讨厌的、温暖的咨询师。如果作为来访者,我会思考,聊这个话题,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作为来访者我的期待是什么?如何聊,可能我期待的发生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实际上,一场相对完美或得到专业认可的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恰到好处的“合作共赢”,或者说来访者成全了咨询师的比例更大一些。一场相对让来访者不满意的咨询,既有咨询师的因素也有来访者的,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咨询师专业能力占比相对要大一些。就如,资深咨询师、大咖级咨询师,他们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他们扎实的功力,看不见摸不着却非常了得的内功。在一般情况下遇到常见问题时,显不出他们专业上过人之处,但在面对一些突发、意外、紧急案例面前,他们依旧应对自若,轻松搞定。这估计是一般的普通的咨询师是不可企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