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鲍姆是卡夫卡的盲人朋友,作家,音乐评论家。1939年纳粹占领布拉格后,帮助组织捷克犹太人和反纳粹难民逃离。1941年死于布拉格医院,妻子死于泰瑞辛集中营,儿子到了巴勒斯坦,却在一次犹太恐怖袭击中丧生。
下文选自奥斯卡·鲍姆的回忆录,在他心目中,卡夫卡的最终本质有多么不寻常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1.
对于陌生人, 我能怎样描述卡夫卡呢? 那些不了解他的人也许永远也无法想象他的最终本质有多么的不寻常。
即使是在他最简单的条件反射中也包含了他的个性。他从不谴责事实, 他不过是呈现事实而已。他没有仇恨, 不神经兮兮, 但是也从不美化什么, 他直指每个人、每件事、每个情景的根本所在……他的洞见无人能比, 他审视、解密、揭示心灵生活的核心——他自己的和其他人的。
他天生是个疯子, 充满各种幻想, 但是他一直努力接近客观事实,以将内心火焰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他通过克服一切甜美或者诱人的情感和混乱的幻想, 来实现对纯洁的追求——这种追求虽然在外在生理表现上有些怪异, 但是在精神上, 它是一种近乎宗教式的追求。
他创造了最主观的形象, 却以最客观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2.
1918 年年初, 我和卡夫卡在祖佬(Zuerau)待了八天。祖佬是个小村子, 那时被大雪围困了, 卡夫卡勇敢的妹妹在那儿经营着一个农场。那八个夜晚里, 我们每次都长谈直至清晨, 八天中我对他的了解比过去的十年和后来的五年都要多。
也许有一天我能够描画出他那时苦楚而病态的精神状态。在那些夜里, 他谈到的许多计划完全不带希望, 甚至连实现这些计划的打算都没有。
我只想呈现这样一个小故事: 他希望人们来往时不需事先得到邀请, 只是随意看看对方, 谈谈话, 不需要发展成什么特别亲近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来来去去, 不需要义务, 不需要伪装, 能真的感到受欢迎。
最后,读者就能意识到, 这种希望克服人类孤独感的尝试, 正和咖啡馆的发明初衷如出一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