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做PPT课件
孩子的品社课老师想让孩子们多参与课程,建议有条件学生可以分组自己制作中国地理的PPT课件,课上自己上来讲解。小云同学兴趣很浓,一个人包揽四期了。PPT好成型难打磨,的确耗费了他不少时间,经常睡得很晚,但是他的兴趣十足。
这个年龄完成这么复杂的课件还是需要家长协助的,但他独立完成的比例还是很大的,效率也挺高,比如周日下午做西藏题材,大概2个小时内做了近30页,基本成型了,晚上和他妈妈又整理了一段时间。我看过他做的文件,比我的动画花式还多,绝大部分他自己摸索的,像超链接,就是看见老师课堂上用,回来说给我们听,我们把帮他找到路径,他自己解决。
他第一次做了让组里的其它同学上台讲,第二次就自己讲了,再往回为了调动课堂气氛还想到了有奖问答,四川那堂课还特意选了小熊猫手偶做奖品。他在上课过程中,应变能力,表达能力都在提升,尤其是对比他比较谨慎腼腆的性格,这个锻炼比做课件更重要。
我的结论是:
1、给他们阳光就一定会灿烂,兴趣和机会是积极性的放大器。他们每周班会都有一组同学做主题演讲,学生们都很积极,这个锻炼机会也特别好。
2、孩子们对互联网、信息产品有天然的亲和力,是即学即用,即用即查。依托网络的快速学习和从前的系统学习是不一样的,被自己实际需求引导的学习比出去上培训班更有用。
3、对孩子用电子产品不能“堵”,单纯让他们远离既不现实也没意义。他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你没办法回头。5岁孩子教老人用手机是很常见的,我们现在努力,将来别让孙辈教我们新东西就好了。也许回头看,现在的手机和平板就和当年我们发明印刷术一样。
二、少数民族分布问题
他的课件中有介绍各省的少数民族。早晨起来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问他:”你做PPT,发现哪个省的少数民族比较多,哪些比较少?”他想了想说“云南、四川比较多”。我们打开《中国地形图》(地形图比行政图对孩子更有用)。我说:“云南四川少数民族很多,而华北、华南基本都是汉族,这是为什么呢?”问问题的同时,和他介绍了什么是民族,怎么形成的(人类群落相互交流隔阂逐渐演化形成,具体可以去百度)。
看他有些卡壳,提示了一下,云南、四川和河北,河南地形上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山多,一个是平原多”。这个他回答的很顺利,再思考就有了解答。
推论是(不是结论):山地人群不方便交流沟通,慢慢就形成了不同语言文化的民族。平原地带,都是农耕文化,交流沟通很方面,最终变成单一民族。由此我们还可以再推论,内蒙古,西藏应该民族单一,新疆民族很多。接着我们查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基本符合我们的推测。
心得体会:
1、我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并没有答案,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自己推导出了结果。包括民族的概念。我们周围未知是永远大于已知的,靠单纯学习不可能知道所有的,还是要自己思考和延伸。应该交给孩子这个能力。
2、提出问题,别单纯给答案。我们现在所有重要的科学结论(包括社会学)最初都源于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得出推论、解释现象、寻找例证、期待更新,这是正确科学思考方法。家长、老师,尤其是有理工背景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这样的思维方式。
3、“老爸不一定都知道”,不要怕错,不要总想着标准的全对的答案。比如我刚才的问题,我其实也没有全对的信心,但我觉得这个推论逻辑上说得通,那就可以暂时当作是正确的。如果后来《分布图》证明我错了,我也会坦诚的向孩子承认“爸爸想错了”,那就再找新的答案。从进化论,到宇宙大爆炸,其实都是假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完全正确,而是能解释得通我们的世界。世界并不是1+1的数学题。
前年冬天,小云同学提出过一个问题:雪也是水,那为什么水是透明的,而雪是白的呢?”呵呵,大家可以想想看。
如果孩子提出这样的好问题,请我们有心的记下来,将来是对他莫大的鼓励和肯定。我挺遗憾的,好多问题当时没记着。
三、关于数学计算
数学是很多学生和大人头疼的一门学科,很多人质疑学校的数学难度没有意义,因为现实中用不到。
我觉得数学的目的和意义要分阶段看。小学阶段重在实用。混合运算、角度、应用题、面积、体积等等,都是生活实用的数学。我们80%的人终生应用的数学难度不会超过小学水平。在这个时候,计算能力是重要的要求。
初中数学加入了几何和代数。重点是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怎么去证明一个问题,怎么去用方程描述问题。这也是后续数学的基础。文艺青年和理工男在这时候开始有分化了。我们的高中数学重要的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分化和选拔。用数学对智力水平、学习方向进行筛选,也是为大学做筛选和准备。目的就在这,你抱怨难没有用。大学阶段的数学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工具,这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千山万水了。
回到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很重要,从前的数学课本就叫《算术》,但是怎么提高计算能力是可以探讨的。我带小云去活动中心上课,经常听到很多家长热烈的谈着孩子的学习问题。前几周听一个姥姥说她在翔宇的孩子,老师对数学要求很严格,每天一份计算卷子,没全对的就要公示,进位点没点也不行。她外孙都做对了,颇感自豪。我非常质疑这样的方式。
首先对翔宇老师的过度公示我不赞同,这样是有督促作用,但是制造的压力太大容易适得其反。另外就是这位姥姥对孩子成绩的态度,她不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而是关系这个成绩给她的自豪感。关心孩子学习是必须的,但一定要区分开“你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还是还是他的学习对你的影响”。说白了,孩子学习是为了将来自己的出路,不是让你脸上好看。这点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只有时时提醒自己了。
更重要的是我对单靠数量和熟练提高计算能力这个方法的质疑。我们先看一个事实:一般观点认为是练得越多,算的越快越准,多练这个能力就被掌握了。可我们大人这辈子经历的计算比他们多得多,怎么还经常出错呢?可见不是练得多就有用,这也不是个学了就一直常新的能力。
四则运算规则不多,九九表是全部的计算结论,这些基本能力有了,经过不断的(不一定是短期大量)的练习,每个人都是能掌握的。任何一个家长都知道先乘除后加减以及括号的区别,这就是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现在很多计算练习都是在复杂性上下功夫,这种练习就是搬一块砖和搬100块的区别,这是在舒适区的简单重复,对个人能力没有提升。学习应该不断挑战非舒适区,让脑子真正动起来。简单复杂重复做得太多,尤其是翔宇老师那样的要求,只能让孩子对数学麻木。当他能用计算器的时候就该怀疑人生了。
我认为提高计算能力的重点是巧算和简算,这才是小学数学“实用化”需要的。很多数学机构会教一些特殊情况的巧算,例如25、125、平方数等等。但我说的巧和简不是特殊情况,而是针对所有问题的,我们能不能又快又准的简化问题,得出结果?这里我只说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放学带孩子一起买菜,很多菜品价格要累加。我都会和商家一起算,看谁快,基本不会输。我用的方法是先加所有的整十数,再加个位,然后组合。这比从个位一个个加起来要容易。一次我问自行车后座上的孩子“251*78=?” 。他答案给的比较快,我想他用了速算,他是这样“1000*78÷4+78"(1000÷4=250,250+1=251)。这是我想要的结果。这道题正常要用笔算了,现在口算就可以轻松解决。
我个人做所有的计算题基本都用巧算,凑整、分解、组合,这已经是习惯了。随手写一个 27*13=? (27=13+13+1,27*13=13*13+13*13+13=169+169+13=170+170+10+1=351;
=25*13+2*13=25*4*13÷4+26=1300÷4+26=325+26=351;
=30*13-3*13=390-39=351)。
第一个方法是我想的,后两个是孩子刚刚想的,都很方便。这题也不需要笔算,随写思路就出来了。经常带着这种思路做计算,效果会更好。我有很好的估算能力,也得益于这个方法,我们用估算的场合比较精确计算更多。
我觉得这种简算和我们大脑的思考方式有关。大脑更适合分析问题,而不是单线程的解决复杂问题。计算中的不断进位借位就是单一复杂问题,而且是多层单一复杂(自创词,理解意思就好)。计算是时候我们脑子里往往还要转化成形象的竖式计算,更增加了复杂度(我们自己可以做个实验,11*12,=?我们脑子里会不会先出一个竖式)。我刚才的方法就是把多层长线程问题,转化成短程的宽度问题,适应我们的思维方式。
三个故事说完了,说一点总体结论。
1、我们要让孩子的学习更积极就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他们有能力和兴趣学习自己需要的东西。
2、提出好问题比找到所谓正确答案重要的多。时代变了学习的方法必须变,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是一样。都要做终生学习者和探索者。将来千万别追着孙子学用手机。
3、单纯机械性的练习不能提高能力。学习要不断在非舒适区内才有进步。
4、最重要的。他们这一辈人注定要和人工智能合作甚至竞争。别让孩子执着于机器也能干而且干得更好的事情,那样他们会成为“无用阶级”,这比无产更可怕。比如单纯的复杂计算,我们甚至比不过计算器,但分解复杂问题的简化能力是机器还做不到的。
愿我和所有人与我们的孩子一起终身学习,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