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人是谁
曲赣江
杨兆宏兄《熊家河畔便衣队》刊出,个中人物与我的记忆储存被我弄叉了,又一次将林维先将军误想成心中那个人。
那个人一直很真切的立在我眼前,年轻、清瞿的脸颊,坚毅的眼神。不是林维先又会是谁?自幼植入心中的名字,因情切一时淡忘,因久未回眸,成为堵在心口的一堵墙……想不起这位究竟姓甚名谁,我知道一两里外的皖西烈士陵园中,英雄在等着我去拜谒,一起回眸远去的时代,和无畏牺牲的付出,一起在苍松翠柏下追思英雄倍出的时代。我能想见第一军军长许继慎目光炯炯,直视远方,但懵懂之中,我依然异常清晰的知道,您不是许继慎。
您究竟是谁?如此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中!7月17日的夜,雨大、且急,台风“烟花”的影响,让多地内涝,淮南、金寨江店街面仿似漂流,我依然在想您是谁?1935年您和红二十五军为牵制敌人,策应主力红军长征牺牲时,年仅28岁。仅仅在2年前的1933年,先是您母亲饿死,不久您怀有身孕的妻子曹干先在寻找您途中,也生生饿死……1935年8月,在甘肃泾川南渡汭河时,红二十五军遭到国军袭击,您在率部占领制高点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牺牲就地掩埋后,您的遗体被反动派挖出示众,拍照邀功,最后不知所踪。
您究竟是谁?明明存于我心中眼中,却让我叫不出名字!7月18日的凌晨,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我瞪大眼睛,看着窗外一道道闪电,如注瓢泼大雨,看见您在闪电那头,我在闪电这头,可就是想不起您的名讳!胸口一阵巨痛袭来,我开始喘不上气,太阳穴痛苦不堪,只有深呼吸、大口饮水缓解,可我依然想不起您一一英雄的名字,欲哭无泪!
1926年秋,您把家里的佃户、债户请到家中,将地契、借据等等一把火烧掉,当着众人的面说谁租种他家的地,就归谁所有,从今之后,绝不收租逼债,此举,被很多老红军称作“破家革命”。1927年1月,您率领穷苦百姓发动“年关借粮”斗争,直接成为土豪劣绅的眼中钉,肉中刺。这年冬,您的父亲、两个兄长一个弟弟,还有嫂子和孩子,六位近亲被杀害,仅逃出老母、一个嫂子、一个侄女。残酷斗争并未击倒您,这年9月,您掀起“九月暴动”,11月,率众参加黄麻起义,为开辟鄂豫边区,创造有力条件。
您究竟是谁?明明如此清晰,就是喊不出您的名字!病痛击倒我,一时无力去皖西烈士陵园求证。1932年10月,红四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您留了下来,担任鄂东游击队总司令,不久,组织重建25军,您任军长,短短几日,便整顿部队,建立起一支7000人的队伍。随着红军主力的撤离,国军重兵围剿,留下来的红军,处境十分恶劣,但在您的带领下,红军先后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
家乡的百姓,对您的队伍很支持,千方百计为红军筹粮,您的母亲和妻子,更是四处乞讨,将筹来的粮食,送到队伍中去。最后饿死在送粮途中……
1935年10月,听闻您牺牲,毛泽东主席悲痛地说:“红25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
我终于想起您的名讳一一吴焕先,想起这个自少年时代便索绕在心底的英雄名字,想起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所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党人,以前赴后继的牺牲,换来改天换地的全新中国!想起影视剧中吴焕先在阵地上喊出的那句:还有活着的吗……
想起吴焕先和他的父亲。1924年冬,17岁的吴焕先从麻城蚕校放寒假返回老家黄麻县,一刘家,便把一张“大胡子”的画像恭恭敬敬贴到供桌上方。吴父吴维棣很是生气:“那是敬祖宗的地方,你贴个大胡子老头儿干什么?”。吴焕先说“他是穷人闹革命的导师,照他的法子,我们能创造出一个新社会来。”因为这事儿,父子俩大吵一架,最后,吴维棣还是没能拗过儿子,“大胡子”马克思在吴焕先家里过了一个年。
致敬先烈,致敬那个时代。吴焕先,湖北麻城人,父亲吴维棣靠祖辈传下的土地和一家杂货店,日子过得倒也不错。如果只为自己安逸生活,英雄大可不必毁家纾难救国,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真是有理想。今天,新一代共产党人从扶贫到乡村振兴,正是先烈们为之追求奋斗的明天。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