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应该是很艰难的一年,经济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萎靡不振。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失业率激增,前几天冲上热搜“瑞信宣布将裁员9000人”,“互联网大裁员爆发”,“某56岁前银行高管送外卖”等等。这一刻,很多人开始思考了,怎么样能守住自己的“奶酪”。
我的朋友小A大学毕业后在“鹅厂”上班,90后程序员。兢兢业业,早九晚六,每天都在办公室上不停的写代码。熟悉的键盘声音,左手边是产品经理写的项目要求。电脑旁边的仙人球开始泛黄,周身的刺还时不时扎堆自己。一层不变的工作和逐渐稀疏的头发。幸好还有一份不错的薪资,同学会上还能体面的和大家寒暄。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唧唧和哼哼。
“拥有的奶酪,就拥有幸福。” ——《谁动了我的奶酪?》
有一天,疫情夺走了小A的“奶酪”,他被裁员了。公司陷入危机之时,只能断臂求生。他情绪激动地和我控诉着这次裁员的不公平,自己每天这么拼命的为公司,年假都没有休过几次。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在疫情前夕(楼市最火热的时候),在老家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经济压力比较大。他恳请HR把他留下,可终将于事无补。
“奶酪越重要,你就越想留住它”——《谁动了我的奶酪?》
如果工作就是我们的奶酪,那谁动了它?
是疫情么?还是公司高层?亦或者是“奶酪本来就不是那么新鲜了?”
外在环境一直在变化,而我们却没有。
小A一直兢兢业业地写代码,不断输出。自身技能并没有随着工作年限而提升,一直不断消耗自己。贪图安逸的心里让他害怕失业。2020年初刚刚疫情开始时,没有做好时刻作好失去奶酪的准备,以至于面对外界环境变化就那样手足无措。
“经常嗅一嗅奶酪,这样你才知道它是否依旧新鲜”—— 《谁动了我的奶酪?》
小B是一个国家公务员,都说宇宙的尽头就是公务员,这个被父母认为被稳定的工作。每天都是整理材料,找领导签字还有考职称。有一次聚餐,小B和我说,这份工作就像是一块发霉的“奶酪”,虽然不那么新鲜,食用过程不那么愉悦,但是并不会让自己饿死。但是他想尝尝新鲜美味的奶酪。于是他看中了现在爆火的短视频所带来的红利,报班学习了短视频后期剪辑。以前只会word,和excel,ppt还是磕磕绊绊。现在已经熟练的学会AE 和PR,经过一年半的学习,B站里已经有人称他为大神了。
疫情到来,公务员不会被裁,但是当被拖欠了无数个月绩效后,一块不新鲜的奶酪都已经不能裹腹,他递交的辞呈。
“越快放弃旧的奶酪,你就可以越早享受新的奶酪。” —— 《谁动了我的奶酪?》
疫情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在艰难度日。现在流行一个词“内卷”。我觉得这是一个褒义词,是大家感受到未来的危机感而积极做出决策。努力的提升和突破自己,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味奶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