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韦庄,朝纲已灭,那就自立为王吧!霸气的基因果然会遗传

韦庄,朝纲已灭,那就自立为王吧!霸气的基因果然会遗传

作者: 夏虫语冰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3-13 12:21 被阅读0次

每个人,生来都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许多责任。

那么他的责任呢?或许他从来没有想到,会亲眼见证唐王朝寿终正寝,而随之而来的漂泊与孤零也让大半辈子的努力付诸东流。

在那个战乱不断的时代,想要安定的生活是何等艰难,他不想再过流离失所的日子,只想寻找一棵大树,依靠着安度晚年。

这时,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既然朝纲已灭,那就自立为王吧。蜀地,是天府之国,有着数不尽的珍宝。他不忍这片土地受到战争的摧残,于是他劝告王建称帝。

韦庄,这个出生在唐末的诗人,身体里流淌着韦应物的血,少年时,父母双双离他而去。贫寒的家境让他无法获得正常读书的机会。

但他才思过人,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他渴望通过科举入仕为官,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可是当他兴致勃勃地来到长安,却名落孙山。

那时的大唐已是风烛残年,官场的黑暗让他看不到希望。

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改名韦庄,希望这能为他带来好运。他一直在应试与落第之间徘徊,很快便步入了中年。四十五岁那年,他再次来到长安,却再次落第。

这时各地爆发起义,黄巢的军队已攻入长安,他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乱,看到了民不聊生。他在长安生活了两年,那是最悲惨、最痛苦的两年。他终究离开了长安,去到东都洛阳,继续追寻他的入仕之路。

《忆昔》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记忆中初游长安,即便到了子夜,仍然能听到清丽的歌声,仍然能看到月光洒满高楼。达官显贵沉迷于声色,只图享乐,不理国家朝政。华丽的背后是祸根暗藏,是令人不解的忧心。

唐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如今正在走向覆灭。可是王孙公子们仍肆无忌惮,行为放荡不羁,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莫愁”一语双关,表面上写歌妓不解国事,实际上是说只知欣赏歌舞的达官显贵们。

他的思绪从往昔渐渐拉回来,如今城破国亡,一切都成了一场幻梦,夕阳下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去。

《古离别》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他见多了别离,心生无限感慨。

那是一个明艳的春天,只见天空中漂浮着云烟,正是风和日丽,美不胜收。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景色中,他看到了一场送行的酒宴。

真是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分别。

几杯酒下肚,内心仍然不觉畅快,真是千般愁绪难舍难分。顿时眼前的风光黯然失色,浓浓的春色映衬着浓浓的离愁。

他将要离开长安去江南。一想到如诗如画的江南,此时的春光定然更美,可是再美的景色已无人共享,只是徒添忧愁罢了。

《章台夜思》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离开长安后,战乱让他不得不四处流浪,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他见过了生离死别,见过了满目疮痍。满心悲痛,却无能为力。

他思念家乡,却无法归去,只能凭借诗句寄托无限的乡情。但是无论他怎么寄托,这份情只增不减。

首联他选择了清瑟,二十五弦每发出一个声音,都是无限哀伤。漫漫长夜,听到这凄惨的音乐怎能不让他心生哀愁呢?

接着,他看到了孤灯,想到了楚角;看到了残月,想到了章台。他被困在这里,离身不得,只能孤灯独坐,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思念着远方的家乡。他听乐而起愁,望月而生愁,愁便更浓了。

现在鸿雁已飞到南方去了,他想要寄一封家书回去,却发现没有任何办法。

“故人”正是思乡之苦,“殊未来”便是长期没有音讯,所以才想到寄家书,可是山长水远,“乡书不可寄”的悲苦只能深埋心中。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他来到金陵,这里曾是六朝遗址,现在却风光不再,处处荒废不堪。他伤古感今,历史的沧桑让一切成为废墟,如今的唐王朝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他,看不到任何希望。

江南的春雨又细又密,在那“霏霏”的江雨中,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阴影,简直如梦似幻。

现在正是三月,江草疯长,一切生机勃勃,然而正是这样的景色,却让人不免迷茫。

想当年,那十里长堤,种满了杨柳,那里是台城最美的点缀。如今繁华不再,而台城的杨柳却“依旧烟笼十里堤”。

真是触目惊心,无情杨柳正是他内心无限的伤痛。但在漫长的漫游中,他仍没有放弃心中的那份渴望。

五十六岁时,他仍渴望金榜题名。他四处辗转,终于抵达了长安。不幸的是,他再次落第。

可他仍在坚持。或许当他下定决心在这条路上闯下去时,他便选择了坚持到底。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让他如此醉心于功名。

终于,六十岁那年,他进士及第,正式入仕为官。这才结束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他在长安待了两年,由于西川的王建与东川的顾彦晖素来不和,两人你来我往,令唐昭宗十分头痛,便让他做判官,入蜀调停。

在蜀地,他获得了王建的赏识。但他并没有答应进入王建的幕下,他对朝廷还抱有希望。

可一场宦官政变让他彻底绝望,唐王朝已经无药可救。

从此,他成为王建幕下,极力拥戴王建称帝,终生仕蜀。

他积极保护蜀地平安,赢得了一片美誉。

他所渴望的仕途,唐王朝没有给他,他大半生的光阴都消耗在漂泊上,直到他遇到王建,终于能一展才华,那一片蜀地,虽不是他的故乡,却胜似故乡。

官至宰相,对他而言,那里的安定,那里的繁荣,或许是对他最好的认可。

喜欢诗人的故事,记得关注小编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韦庄,朝纲已灭,那就自立为王吧!霸气的基因果然会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rx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