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努力真的比不了天赋吗?”,题主是一名高二学生,他说“我感觉自己平时很努力很认真,但一考试就不行,而那些平时很疯,除了上课听讲以外从不看书地同学,每门课都考的很好。这可能是努力与天赋的差距了,我感觉无论怎么努力都比不过别人,高考没有希望了”
这种现象真的能说明天赋比努力重要吗?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大部分人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如果真的做到如稻盛和夫说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种程度,可以肯定的说,即使没有达到最好,也会处在较好的水平。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但仅有长时间的练习远远不够,还需要经过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有4个基本要求
1.一个定义清晰的提升性目标
2.全神贯注及不懈努力
3.即时的、有益的反馈
4.持续的反思和完善
回到开头答主的问题,他可能真的在很努力地学习,但一到考试就不行,是不是意味着他真的不是读书的料?还是因为他没有刻意练习(用对方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答案都是后者。
另外,在《坚毅》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成长心态和固定心态。具有坚毅品质的人,基本上都是成长心态占主导地位。遇到问题时,他们不会轻易否定自己,轻易放弃,而是去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来改进?
而固定心态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更多想的是否定自己,拒绝探索,”我怎么这么笨“、”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没救了“。
当你觉得努力比天赋重要时,你一定会加倍努力,不畏艰难实现目标,而当你认为天赋更重要时,你可能失去努力奋斗的动力,选择安于现状,最后称之:人各有命。
努力真的比不了天赋吗?答案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认为。亨利·福特曾说“不管你认为你能或不能,你总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