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如果大家喜欢浏览币乎或者其他一些区块链相关内容平台,肯定被下面一幅图以及一句话刷屏了。
图是这图:
话是这话:
本文已加入“POB.Network脑力挖矿”内容天使合伙人计划。
你肯定好奇,POB是什么?脑力挖矿是什么?
下面我来解开你的疑惑。
1 POB.Network 是什么
1.1 一句话解释
POB Network 通过构建一个通证激励的知识社区,采用 PoB 算法建立知识挖掘生态。
(关键词:通证激励、知识社区、PoB算法)
1.2 初期模式
POB Network 将开发一款“脑力挖矿”应用,初期以问答为切入口,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善互联网内容生态的生产关系,从而达到重构内容产业的目的。在这个平台,用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自己的注意力以及知识代币化,让个人的知识、经验创造应有的价值。
1.3 目的与愿景
目的:重构内容产业
愿景:项目的致力于利用区块链的特性,采用通证经济来重构知乎、Quora 等平台,形成生产传播奖励链。我们的愿景是让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精彩想法得以展现,通过带有通证激励的知识平台,识别出每一个用户的的价值,并让知识产生流通价值,让知识变现更容易。
2 行业痛点
2.1 传统互联网内容平台的痛点
- 怎样刺激优质内容的生产、让优质内容沉淀,并过滤劣质内容?
- 内容创作者如何获得量化的价值收益?
- 如何让早期贡献者获得更多的收益且保证平台的公平性?
- 如何让平台不牺牲用户体验,摆脱单纯通过广告来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
- 如何合理使用激励机制来增强用户粘性?
2.2 区块链内容分发平台的痛点
- 如 Steemit 这样的区块链应用在用户体验方面较差。
- 大多数区块链应用的** token 经济模型复杂**,激励效果并不尽人意。
- 教育用户困难,用户很难认同平台的 token 值钱。
- 所谓“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应用解决的可能是一个“伪痛点”。
- 大多数平台内容展示混乱,用户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 用户找不到一个真正全面的学习型平台。
2.3 POB团队发现了行业真正的痛点与突破口
真正的痛点:用户使用产品时不仅觉得“爽”,而且能赚到钱,即知识能够变现,才是真正的刚需。
突破口:区块链应用落地的突破口不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是应该让应用先行,在激励层算法找到最优平衡点的基础上,再进行从中心化应用到去中心化应用的转变,最后针对区块链共识层面的改进,完善现有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3 产品分析
3.1 产品初期定位与设计原则
初期定位:问答式的内容平台
设计原则:用 token 来衡量行为的价值,token 的流通让用户收益。
3.2 共识机制:PoB(脑力挖矿)
POB.Network的共识算法是PoB(Proof of Brain),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脑力劳动获得 token 奖励的一种形式。
3.2.1 PoB如何实现
脑力挖矿则为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的内容生产,以及通过点赞、转发所进行的大脑决策,体现为智力劳动。通过投票者(点赞)的参与,合理分配回答者与点赞者之间的利益,更好地激励多方参与者共同参与到平台的内容生产与信息筛选中来。
3.3 核心功能
提问与回答是产品的核心功能,采用 IDO 模型与脑力挖矿进行设计。核心功能包括:
1.对问题进行回答;
2.对回答进行评论;
3.对提问和回答点赞/点踩;
4.对提问者和回答者进行打赏;
5.对提问和回答进行收藏;
6.对提问和回答进行分享;
7.邀请其他人回答;
8.关注提问者和回答者。
3.4 生态体系
4 通证设计
4.1 Token的设计原则
- 提出优质问题的提问者应该获得更多的的回报;
- 内容优质的回答者应该获得更多的回报,即:被点赞数越多的回答者应获得越多的回报;
- 早期帮助平台筛选优质答案的点赞者应该获得更多的回报;
- 点赞者算力越大,权重越大,对应奖励给回答者的奖励越高。
4.2 Token的应用场景
提问、点赞权重、内容曝光、打赏、课程购买、广告投放、投票、问答收听、私密圈构建、第三方服务、其他智能合约相关的应用场景、生态权益
4.3 Token分配
POB Network 发行的代币名为 POB,基于 ERC20 标准,总量发行 2100 亿,永不增发。(流通之后根据生态业务进展持续燃烧至 1400 亿)
- 内容奖励池:系统的代币分发主要通过脑力挖矿产生,45%用于内容奖励池激励。
- 推广运营池:作为全球性社区型项目,需要足够广泛的人参与才能让生态更具价
值,我们计划将 20% token 用做社区建设包括社区合伙人计划,以及其他对外商务合
作。 - 早期投资人:10%,token 按 6 至 12 月线性解锁。
- POB Network 基金会:15%,用于未来生态发。
- 创始团队:10%,用于项目开发,包括客户端开发的扩张,区块链开发力量的补充。创始团队 token 1 年锁定+每月 5%线性解锁。
5 路线图
6 团队分析
6.1 核心成员
苏江:计算机技术大牛,区块链投资高手,区块链自媒体人,巴比特专栏作家。最关键的是后者,区块链自媒体人,巴比特专栏作家,可见创始人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版权领域的见解是很深的,肯定能熟知痛点与解决方案,再配合自己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币圈投资经验,我对这个项目充满了信心。
其他成员,也皆是相关领域的资深人员,这个团队实力不容小觑。
且从运营团队来看,目前是冷启动或者软启动阶段,就已经在币圈作者圈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和关注度,造成了长达几周的刷屏现象,不可谓不成功。
6.2 顾问
金马和坚石同时是币圈投资高手又是币圈的内容创作者,作为顾问,肯定也是深知内容版权领域的痛点,这样的顾问,让项目的落地与运行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7 投资机构
天宇的总结
第一,白皮书写的很用心,对行业的分析很有见解,对自己项目的定位也很清晰。
第二,通证经济设计合理。
第三,野心很大,同时路线图规划有条不紊,这个真的是要想颠覆目前内容版权行业的一个项目。
第四,团队靠谱,目前来看,冷启动阶段就很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