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简友广场想法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作者: 秋天的文字 | 来源:发表于2023-08-28 15:49 被阅读0次

    暑假读书之 读《杜甫传》尾篇  原创 

          唐宋文人,大都是先有入世的梦想,然后在业余时间创作的。当然这个业余时间,有时是真休沐,有时是被贬谪。有很多人其实业余的贡献比从政为官留给后世的东西更有价值。杜甫也是。

          杜甫出生成长在盛唐时期,他受家族的影响(父系世代为官),他以蜀汉名相诸葛亮为榜样,希望“致君尧舜上”,可惜他在735年的投考没有成功,747寄予厚望的再考,因“野无遗贤”的笑话再次不中。后来几经波折,755年十月被任命为河西县尉(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受朋友在这个职位所受煎熬的影响,他推辞了,改就右卫帅府胄曹参军(兵器库管理员)任职时间是756年春天的几个月。757年五月到758年六月在唐肃宗身边做了一年的左拾遗,然后是不到一年的华州司功(市政府秘书长),这一段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半。764年严武二度担任成都高官(节度使),6月推荐杜甫担任节度使府中的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不堪忍受人情往来的烦扰,加上身体状况,工作难以支撑,757年春天,在他再三请求之下,回到草堂继续过农人的生活。此后再也没有出来为官。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加起来一共是三年,当然中间还有间断的。

         

    作为官员,他的主要政绩表现,第一个阶段,他在帅府工作不久,安禄山打到洛阳,不久长安沦陷,杜甫在长安沦陷前一个月离开长安开始了流亡的生活。这里估计也就是做着本职工作;第二阶段,唐肃中灵武称帝,他麻衣见天子,授官左拾遗,官位从八品。整理他一生做官的经历,这次应该是他为官距离中央政权最近的一次,也就是字这个职位上,他做了一件大事:宰相房琯因各种各样的“罪名”被皇帝厌弃,贬官为太子少师,杜甫因早年对房琯印象很好,对构陷房琯的人特别厌恶,就挺身而出行驶他左拾遗的职权,上疏救房琯,然后就被肃宗派出的审讯团审问,最终被宣告无罪。要说这一阶段他还有别的贡献(统治者是不把这些算作贡献的):岑参从酒泉到凤翔,杜甫与同僚联名推荐他;送别好友到敏感地区任职,写诗文提醒他们在混乱的时代应担负责任,提醒他们那些地方在国防或财政方面的重要性。

        唐肃宗返回长安,杜甫被变为华州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的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文教工作,华州的七月酷热难耐,环境艰苦,文案堆积如山,他在这里编辑了很多重要的文件:替华州的郭使君写成《进灭残寇形势图状》,陈述敌我形势,为唐军歼灭胡军提供自己的见解;在《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提出在变乱中关于赋税、交通、征役币制等迫切的问题,并且首先考虑到人民的负担。这个阶段所作的工作和那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体现出的士一位真正的官员,除了满腔的从政热情之外,还有真知灼见。

        第三个阶段在成都幕府中的工作,这个时期杜甫作品《东西两川说》论到边疆上的许多问题。至于其他冯至先生没有具体多写,但知他当时已经疾病缠身。早年发肺病、疟疾,这时新添了风痹。

        有一件事在这里必须交代:太子舍人从西北来给他赠送了一张珍贵的毛毯,杜甫拿到这件珍贵的礼物后展阅良久,最后还是退还了客人,之后才觉得心地平和。还有一件事情,画家曹霸流落成都,杜甫同情他的遭遇,写成名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首诗在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试题诗歌鉴赏中出现。

            杜甫的政治贡献,由于社会动荡及其它诸多因素,并不多见,但是早年从政的志向不可否认,即使后来辞官不做,他从来没有放弃关注朝政的习惯。这种习惯,之前是由于父系“奉官守儒”的传统,也源于母系与李唐王朝的曲折关联。但是当后期他看清了朝廷的内幕,尝尽了为官的苦楚,对朝廷乃至国家人民的关心就生了纯粹的慈悲。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很多诗歌中仍然可见他的热望: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763年诗人寓居西蜀,年关将近,吐蕃来犯,诗人忧心不已。诗中既有对朝廷无对抗来犯之敌无人可用心焦,也有舍身报国的壮心。流寓夔州两年所写的《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感情的总说,而《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是结构的总纲。从“其一”至“其八”,“每依北斗望京华”,全是思帝乡,心系朝廷。仍旧是767年寓居夔州时缩写的《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三峡西阁之夜所见所思,寒冬之夜,战乱未息,身世飘零,百姓困苦。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千般万绪一时涌上心头。大历三年诗人几经波折,从公安到达岳阳。“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老病无依,心中所念的还是多灾多难的国家。“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首《旅夜抒怀》诗成于768年,诗中的“梗”是“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杜甫自认为此生应该是凭借官做得好而被人知晓天下闻名的,但是这一年他总结了一下自己的遭遇,他的知名凭借的是文章,而休官不仅仅是因为老病,更多的是因为失去了依靠,命运跟自己开了这样的玩笑,这让垂暮之年的诗人想不通,接受不了,然而却无可奈何。有生之年没有好好地施展抱负,或者说,唐代那样包容开放的王朝,并没有给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个像样子的官职,不怪他不够优秀,也不怪朝廷昏庸(实在是他走上仕途后遇到的两代皇帝也不算昏庸),同期的岑参、高适等人做官也不错。造化弄人,世事无常,个性使然……全是猜测或者推卸责任。时代的一粒灰,对各人而言就是难以翻越的大山。但是他出生在那样的时代,注定是要有所成就的。很多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搬移他的灵柩路过荆州遇到诗人元稹,在元稹写给杜甫的墓志铭中,称他是“自有诗以来,没有像杜甫这样伟大的”,他的生命在770年结束了,而元和八年(813)年,元稹写出这样的话后,“伟大的诗人”——杜甫——的时代才真正开始。

          这样看来,杜甫真正的“名”到底是源于“官”还是“文章”,其实都不重要了。为官的心愿和自觉行动,对民众对生活对时代深刻的了解,成就了他诗文的深度和高度。“一不小心”做了文人的多了,比如孔子,比如鲁迅,他们可曾有志向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bg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