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修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去做的距离

修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去做的距离

作者: 鹿伟伦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18:30 被阅读72次
    一想二做。想,有一个定向,为了定向去想是可以的。

    做,有一个行为,为了定向实施。

    想的再多不如一做。做的再多不如一想。想与做要统一。为了目的地而统一。定向后就做,如何做则思,思后衡量再做。做的过程不可能理想化,所以以定向目的地为主去思索,此时的思索就是做;做才能提升思维,也成为思维的结果。如果思而不做,都空无。做而不思,多夭折。

    你和杰出人物的差距,是你们都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但遇到河时,只有他真的会自己趟过去。

    1

    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益处。也尝试着,跑过两天步,跳过两次高,可是锻炼又苦又累,况且也没能一出手就技惊四座,放弃遂顺理成章。而有的人,对照着最高标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习。我们看过一本惊艳的书,有的人立马把方法运用到工作中,艰难地适应新的节奏,不断追踪调整新的方法。而我们,感叹之后,任由书放在那落满灰。

    后来,他们成了杰出之人,故事流传的沸沸扬扬,被演绎成传奇,和我们拉开了足够远的距离。我们也就心安理得地附和,他们的成功,不是天赋异禀,就是意志力超强。

    可所谓天赋,所谓意志力,事实上是十足的伪命题,都是事实发生之后,人们才赋予他们的优点。没人能在某个人取得成绩之前,预测他是否才华横溢,是否意志力坚强。至于某人出生时就满室异香、满天祥云的那种级别传说,相信你也不信。

    2

    我们知道,他们去做,这之间真正的天堑,既不是天赋,也不是意志力,而是充足的动机。

    我曾经立志学好英语。为此,花好多天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诸如:路上背多久的单词,回家学多久的语法,每天看多长时间的英语视频……此外,也买好了全套的资料,口语系列,听力系列,阅读系列,英语辞典系列。开始干劲十足,但是,慢慢地,路上开始打盹,回家看一集电视剧。再后来,生了一场病,学习的计划顺理成章被打乱,也就心安理得地搁置,再也没有捡起过。这不过是因为,我提升自己的动机,没有抵过对舒适区的依赖。

    而我朋友,练最难的乐器小提琴练得如痴如醉。无论怎么忙,身体怎么不舒服,每天雷打不动地练习一个小时。一个音,一首曲子,一遍又一遍,练到精熟、完美,老师满意地点头赞许,又开始练下一个阶段的任务。

    我跟她感叹,到底是多强的意志力,才能坚持下来。她笑说,除了在小提琴上,她不觉得自己有任何意志力,比如,她爸妈甚至祖父母再三再四逼她练字,她妈每天督促一遍叠被子,但她怎么都做不到。我问她,那为什么在小提琴上,如此坚忍不拔。她说,当她发现和别人最大的区别是,自己拉琴时,就觉得一定要好好练下去。而每一次,度过艰难,感觉自己的琴技更加游刃有余时,那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他任何事都难以比拟。

    3

    只有做一件事的动机,强过享受别的好处的动机,我们才能不辞辛劳,不畏枯燥,持续练习。所以,若想把知道变成去做,并且做到出色,保持动机,就是必修功课。那么,如何保持动机呢?无非是,强化前进的理由,弱化停止的动机。

    当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到骄傲,变换自己的身份感,把自己看成一位演奏者、锻炼着、坚持者,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时,去做、去练习,对我们而言就是有益投资,而非痛苦代价。

    制定合理且详实的计划,让练习形成一种习惯,尽量缩短练习时间,排除一切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发现,坚持练习渐渐已经不再痛苦。

    知乎上有人说:所有你人生中屹立不倒的Flag,都是因为你真心不愿让它倒。支撑你走下去的,永远都是你的动机。而一个人行为的改变,也总是先从内心开始,然后才逐渐由内而外。

    4

    人们很容易混淆知识和技能。所以热衷于寻觅新知识,并且以为自己已经习得了技能。只有在需要应用时,才发现知道再多道理,都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轻而易举,而我们缺乏过滤系统,无法只对有益的部分保持专注。可想要掌握一样东西,你必须完全沉浸其中,透彻地吸收一些重要信息,而不是盲目地接触大量信息。这时候,你需要提高自己甄别信息的能力。

    5

    还有很多时候,道理虽然知道,可我们并不真正相信。消极思维占据着我们的大脑,习惯于否定、批判,好像只有负能量才是人间真相。而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年少时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对自己和其他人始终存在着深深地怀疑。在接受新信息时,这种自我怀疑挥之不去。所以,真理动辄就被视为鸡汤,而那种自虐、贬低自己的论调,因为顺应自我怀疑,反而会获得广泛认可。

    应对这种情况,只有积极聆听,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毕竟,是不是毒鸡汤,是否真有疗效,试过才知道。小马只有自己淌过去,才知道河水到底有多深。

    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杰出人物成长经历,发现,他们从童年时期走向杰出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产生兴趣。当他们还是孩子探索着世界时,受到父母的熏陶和引导,或是兄弟姐妹的激励,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把它当成玩具或游戏。这是他们最终对这件事物充满热情的第一步。

    第二个阶段:变得认真。一旦他们感兴趣了,下一步就是正式上课、接受训练了。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进步至关重要。孩子也会因为练习成果受到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舒心,从而获得继续练习的动机。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一般来讲,这些未来的杰出人物在12-13岁或15-16岁时要付出巨大的投入,才能成为自己领域内的最杰出人物。到这个阶段,学生常常会寻找最好的老师,面对的期望也不断升高,有时不仅本人要付出全心全意的努力,连家人也要迁就孩子付出巨大的金钱和精神代价。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当他们练习掌握了最高水准之后,开始尝试开拓创新了。创新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各自的领域和行业中工作了很长时间,已经成为杰出人物,然后再开始开辟新的天地。如果你根本不熟悉自己的领域,怎么可能提出一种宝贵的理论或新技巧呢。

    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可谓最好的诠释;当然还有一个版本是其后还有一句,“如果没有那1%的灵感,99%的汗水也是徒劳的。”姑且不论这句是不是发明家本人所说,但那1%的灵感也是来自千锤百炼的打磨之上,在这个时代中,很少能看到一个行业的小白能做出创造性的发明创新了。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如果真的知道,就应该去做。如何做,才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安德斯·艾利克森说,正确的练习,才会让你做到完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去做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cl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