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第七阶经典来源 第一部分作业(1-6)
姓 名: 林 莉
提交时间:2018.6.5
1,请列出第七阶第1-6章的主题。
答:第一章,“喀瓦”耳可听
第二章,两个实相,日常生活的喧嚣与其之下的永恒寂静之源
第三章,金刚世界看似何样?
第四章,触碰万物之源后将如何?
第五章,入门简介,实相的分类
第六章,了解肯定,与否定
为什么过去数千年佛教思想存在几大宗派?
答:数千年来,佛教思想存在几大主要宗派的原因是:佛陀一生有三个阶段的主要教授,佛教思想的基础是三次转轮,是佛陀针对每个不同阶段的听众,因他们听到的教法会有细微的差别,这种因人而宜的教法,使之产生了四个不同的主要宗派,每种宗派又演化出了大量的子宗派,它们各自精彩,饶益众生。据说佛陀曾预言他所传授的观念,会被不同的观众,以不同的方式解读,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以利益后来不同根器的人。
佛教这样解释,因为人们与生俱来的“喀瓦”不同,会对相同话题产生不同的听觉,是因众生拥有不同的“喀瓦”有关。
究竟性实相和欺骗性实相这个双重区别的观点是来源于哪个宗派?由谁创始?
答:究竟实相和欺骗性实相这个双重区别的观点,最主要的经典来源是印度佛教的中观派。这个宗派始于大约生于公元前200年的第二佛陀,即哲学家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普遍被人们视为最早期的突破性思想家之一,他自己直接触碰了金刚世界,因此,被称为证者龙树。由龙树菩萨始创。
4,第四章当中最主要的主题是什么?它的经典来源是哪一部?
答:第四章当中最主要的主题是殊胜的对象或人的初始力量,能够种下大量的种子,甚至在强大的动机只是处于不足够甚至缺失的情况下。本章中对关于业力对境的相对力量罗列出了清晰的清单,从动物到人类,从动机低的修行者,到有着帮助整个世界动机的修行者,再到获得全然圆满者,最后提及最强大的对境:我们自己的个人老师,因为他们教导我们触碰金刚世界,以及去经历所有跟随在这直接交流后的体验,帕绷喀仁波切引用了一位著名藏地大师说过的话:我们透过零星喂食给教导我们的上师的宠物,所种下的种子都要比盛宴款待我们所处地域的所有大德老师们的种子还强而有力,因为金刚世界具有无限的原始力量,邱尼喇嘛也重申过此观点,他建议把金刚世界的力量当作是最好消弱旧的坏种子的方法。
经典的来源隶属藏传经典《掌中解脱》,由帕绷喀仁波切∙德钦∙宁波,1878年至1941年,所教授的到达圆满开悟的实际操作指南,由他最亲近的弟子嘉杰∙赤江仁波切1901年至1981年,精妙的编辑,他是肯仁波切,格西洛桑∙达钦和现任嘉瓦尊者的根本上师。
5,实相分类的源头经典文本著作是什么?
答:实相分类的源头经典文本著作是精妙绝伦的《因明七论》,直译为《有效感知七书》。由大约公元650年,著名印度哲学家法称大师所著,而且七部中由其描述的最多的细节就是《释量论》,全是有关实相的研究,特别是我们如何以直接和逻辑推论这两种形式,透过所观察对象的种种指示去组合一个物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