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是生命教育?豆瓣评分8.5的“生死书”,教会我们正视死亡

什么是生命教育?豆瓣评分8.5的“生死书”,教会我们正视死亡

作者: 诸神的恩宠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19:11 被阅读0次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如敢洗稿,势必全网追究到底)

文|诸神的恩宠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热点话题。然而在中国,死亡却成为人们最忌讳的话题之一。为了避免谈论死亡,人们发明出“崩”、“薨”、“卒”、“殁”、“亡”、“故”等诸多关于死亡的字眼。

人人都怕死,但人人都不得不死。事实上,忌讳谈死,并不能让我们逃脱死亡。相反,一个人越是敢于直面死亡,他对生命的理解也必将越透彻。

真正有智慧的人,从不避讳谈论死亡。藏传佛教上师索甲仁波切正是这样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索甲仁波切旅居欧洲学习。漂泊在异国他乡,让他深深怀念故乡西藏,同时,也让他对生命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不久,他便写下名作《西藏生死书》。

《西藏生死书》,顾名思义,是一部关于死亡的书。它从佛学的角度,深入讨论了生命的真谛,及面对死亡的心态。这本书一问世,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纽约时报》、《卫报》等世界级媒体都给了它高度评价。豆瓣上,这部书的评分高达8.5。看完此书后,演员陈坤说,“我从这本书里学会正视死亡,并且从对死亡的敬畏里,重新理解了生命。”

01人生充满各种诱惑,看清真相才能活出自在

哲学认为,人生有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其中,“我是谁”最为重要。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各种诱惑不断,当我们游走在名利场时,很容易忘记初心,迷失自我。这时候,我们需要停下脚步,好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

搞清楚“我是谁”,就能明白人生的意义。而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金钱奋斗一生,临死前,才发现自己连一根针都带不走。可见,人无法真正拥有金钱,人只是金钱的保管者而已。一旦我们撒手人寰,我们口袋里的钱就会以各种形式流向他人的口袋。而当那个人死后,他的钱也会流向其他人的口袋,如此循环往复。所以说,金钱只能被我们所利用,却并不真正属于我们。

人活一辈子,不为争名逐利,而为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才,是人生的最宝贵的财富。从本质上说,人的一生,就是体验 “喜、怒、哀、乐、愁”等各种情感的过程。

金钱是中性的,本无所谓好坏,但一个人对金钱的贪欲太重,他的痛苦便会越来越多。最终,贪欲会让他一无所有。为了说明这一点,书中,讲了一个赛月童子的故事。

在西藏,一个穷人好不容易攒了一袋粮食。当天夜里,他把粮袋挂在房梁上,以防老鼠偷吃粮食,便。半夜,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发了一笔横财,娶了娇妻,生了儿子,他给儿子取名赛月。看着用不完的金钱、美丽和妻子和可爱的儿子,穷人笑得合不拢嘴。然而,就在这时候,房梁上的粮袋突然坠落,当场砸死了做梦的穷人。赛月还没出生,就已经死了。赛月童子的传说想告诉世人,人生如梦,如果把虚幻的东西当做真实的人生,那么注定会是一场悲剧。

看完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嘲笑穷人的愚痴。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有愚痴的一面,很多人死到临头才恍然大悟,原来,人生真的宛如一场大梦。

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们每活一天,都是在向死亡迈进一步。一个人真正拥有的,惟有当下。尽早从虚幻中醒悟,便能尽早过上真实的人生。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才能掌控好自己的命运,最终获得自在的人生。

02死亡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接纳死亡意味着走向成熟

电影《阿甘正传》中,母亲去世前对阿甘说:“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某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

的确,每个人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即便像秦皇汉武这样的大人物,也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不过,有一小撮幸运儿却能死后复生。这种短暂死亡的现象,被称为濒死体验。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会对生命本身有更加透彻的认识。

《西藏生死书》中,记录了一个濒死体验的案例。2008年,美国人埃本•亚历山突患重病,在医院昏迷了整整七天。当时,他的身体没有知觉,意识却很活跃。第八天苏醒后,亚历山大回忆说,那七天里,他的自我意识看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新世界。那里四周一片虚空,宇宙就像个大子宫,每个人都是小婴儿。从鬼门关回来后,亚历山大有了一个很深刻的体会,那就是,生命的真谛就是爱。

生死就在一呼一吸间,大多数人都没有濒死体验,也不可能有像亚历山大那样深刻的领悟。绝大多数临终者都对死亡充满恐惧,一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倍感痛苦。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有死亡焦虑。心理学家汤姆匹茨辛斯基认为,死亡焦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即将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感;第二,经历死亡时的焦灼感。现实中,人们总会把死亡和无助、不舍、恐惧、痛苦等情绪联系在一起,这反过来让我们更加惧怕死亡。

从临终者身上,我们能看到生命的脆弱。但其实,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惧怕死亡本身。索甲仁波切认为,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充满恐惧,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一旦我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就意味着能战胜一切苦难。到那时,死亡也拿我们无可奈何。换句话说,人在死亡之前,如果能放下一切欲望,保持心灵的宁静,那么死亡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从佛学的角度看,索甲仁波切认为,对临终者最大的关怀,是给他们爱和慈悲。为此,他建议我们探视临终者时,不要流露出悲伤情绪,而要静静地陪伴他们,好好听他们说话,摸摸他们的手,或者给他们一个拥抱。这些都是对临终者最大的抚慰。

生命的本质是无常。面对无常,索甲仁波切说:“证悟者视生死为掌中物。”换句话说,一个证悟的人,能准确预见自己离世的时间,因此他也能看淡生死。

虚云大师是近代四大高僧之一,享年一百二十岁。据他的弟子回忆,他去世前,身体越来越弱,有人敦促他看医生,他却说自己大限将至,不用再去医治。一天,他给弟子们说完法后,便进入了禅定状态。过了一会儿,当弟子们重返禅房后,却发现他已经圆寂。除了虚云大师,很多得道高僧都勘破生死,从容离世。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大智慧。一个人敢于坦然地接纳死亡,说明他早已不再惧怕死亡。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高僧的修行境界,把握好每一个当下,学会接纳无常,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03人是宇宙中的微尘,体悟生命的宁静就能化解死亡焦虑

佛学认为,贪嗔痴是人生的三种毒药。其中,贪指贪欲,嗔指生气,痴指愚昧。贪嗔痴构成了自我执着,而自我执着又是人类痛苦的源头。索甲仁波切认为,培养慈悲心,能让我们破除自我执着,走上证悟之路。

书中,讲了一个关于证悟的故事。近代藏传佛教历史上,巴楚仁波切和纽舒龙德这对师徒是著名高僧,他们曾一起修行过十八年。

一天深夜,巴楚仁波切和纽舒龙德在高山上修行。巴楚仁波切正在修炼大圆满法。而此时,纽舒龙德则在不远处打坐。在他们头顶,繁星点点,远处村落里,不时传来阵阵狗吠。突然之间,巴楚仁波切内心深处被什么触动了。于是,他决定传法给纽舒龙德。他问了纽舒龙德三个问题,分别是,“你看到星星了吗?”“你听到狗叫了吗?”“你听到我在说什么了吗?” 纽舒龙德一一点头回应。巴楚仁波切欣慰地说:“很好,这就是我要传授给你的大圆满法。”

真正的修行人,能永远活在当下,还能对万事万物都升起慈悲心。师父的三言两语,让纽舒龙德立刻顿悟了。那一刹,纽舒龙德终于明白了,人不过是宇宙里的微尘,随时随地用心感悟世间的美好,是生命的真谛。

佛学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心幻化出来的,一个人的心性是怎样的,他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人的心性越澄澈,越能体验到生命的真谛,反之亦然。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爱、慈悲和智慧。

索甲仁波切认为,要修炼心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修习禅定。禅定时,心神要极度专注。当心不散乱时,我们整个人都沐浴在宁静之中时,生与死已经融为一体,死亡再无无法威胁我们。此时,我们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们,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正是巴楚仁波切深夜在高山修行的感悟。

死亡本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西藏生死书》里,索甲仁波切用平静温柔的笔调,带领我们一起探讨有关死亡的问题。他在揭露生命真相的同时,也提供了治愈死亡焦虑的良药。那就是敬畏生命,热爱生命,通过修炼心性,坦然地看待死亡。

《论语》里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还不知道生是怎么回事,怎么能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到头来,却忽略了一点,即生命是一场流动的盛宴,生与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人既要学会活下当下,也要学会面对死亡。

生命有限,只有把死亡的问题想透彻,才能更珍惜活着的日子。索甲仁波切说:“生和死就在心中,不在别处。”一个人如果能将自我与宇宙万物视为一体,那他就不会再惧怕死亡。生命的奥秘,在于安住当下,体验内心的宁静。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即便是死神,也会对我们肃然起敬。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资深互联网人,多平台签约作者。热爱读书、思考、写作,被朋友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郑重申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生命教育?豆瓣评分8.5的“生死书”,教会我们正视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hi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