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你做人
干货丨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干货丨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作者: 苏忆箫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19:36 被阅读0次

    文/苏忆箫

    没时间读书怎么办?

    没时间学习怎么办?

    没时间……

    现代人对于时间,有一种日益迫切的焦虑。

    私以为,一切关于时间的焦虑,从本质上讲,都是日益增长的系统学习需求,与日益碎片化的时间之间的矛盾。

    现代社会,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你在一天中,能抽出6个10分钟的碎片时间,但很难挤出完整的一小时。

    时间碎片化,带来的是阅读的碎片化,学习的碎片化。因为在5—10分钟的碎片时间中,精力很难集中,效率极为低下。

    很多人祈祷:如果我每天有25小时就好了,我一定用这多出来的1小时好好学习……

    得了吧!一天24小时,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你都抽不出1小时来学习,就算给你25小时,也很难说有多大卵用。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挤出时间学习呢?

    我的建议是:开源节流,见缝插针。

    具体方法,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逆向思维,出奇制胜

    一般来说,当然是在大块的、完整的时间中,学习效率更高。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变化,碎片化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墨守传统的学习方式了。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变,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易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懂变通的人,只能一辈子“穷”下去。

    任务的总量是一定的,传统的方法,是用整块时间完成整块任务。现在,让我们逆向思考一下。

    既然不能拼凑出整块的时间,我们为什么不分解任务,化整为零呢?

    比如说,把一个一小时完成的任务,分解为6个碎片任务,每个用时10分钟。

    有人要说了,就算给我一小时的时间,也容易走神,6个10分钟,不是更容易分散精力吗?

    当然,用10分钟阅读《纯粹理性批判》这种高深学术著作,十年也看不完。

    其实,任何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我这里说的碎片学习法,其适用范围是那些非专业研究、只需做略微了解的学科,或者专业性知识中那些非核心的、边边角角的知识。

    比如说,我读的是中文系,阅读专业教材肯定不能碎片化。但是,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只想泛泛了解即可。于是我关注了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他在知乎和微信都有专栏,一篇文章大概2000字。利用碎片时间阅读这些专栏,就可以对心理学有个初步的印象。

    至于如何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参见下文。

    二、涓滴不遗,积少成多

    我用云笔记软件保存李松蔚老师的30篇文章,一键保存,同步到客户端。一篇文章需要两分钟,那么30篇文章,就可以分别放在6个10分钟里进行阅读。

    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碎片内容,就算被打断了,也不影响下一步阅读,因为各篇之间是独立的。而且一篇文章只要两分钟,并不需要多大的意志力,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等公交、等地铁、超市排队结账的间隙,都是有效的学习时间,不仅涨了姿势,还打发了无聊的等待时间,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感。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下脚料时间的威力,涓涓细流,也能汇聚成海。为了更直观,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吧。

    如果2分钟可以看一篇文章,一天有20分钟的碎片时间,那么,一天可以看完10篇。一个月就是300篇,一年就是3000多篇。一篇2000字,那就是600多万字。一本普通的书也就20万字,这就相当于看了30多本书啊。这个阅读量相当可观了!再加上周六周末、小长假,还有日常的学习时间,一年看100本书,根本不成问题。

    如果你觉得碎片时间不够用,满足不了学习的需求,在节流的同时,也可以广泛开源。

    三、合理统筹,见缝插针

    在这里,我需要澄清一个常见的误区:不是只有读书,才叫学习,看公开课、听英语,也是学习呀。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需要动脑的,和无需动脑的任务结合起来做。比如,一边擦桌子,一边听英语;一边跑步,一边听音频课程。这样也算一种挤时间的方法,如果每天花10分钟擦桌子,30分钟跑步,那么就多了40分钟的学习时间。

    这就是合理统筹。我们要广泛开源,见缝插针地用好时间的“下脚料”。整块学习时间中的10分钟,与碎片化的10分钟,并没有本质区别,应该一视同仁。著名作家马伯庸老师曾分享他的读书方法,就是见缝插针,等公交、等地铁、坐高铁、坐飞机、上厕所的时间,都可以用来看书。

     

    四、碎片积累,整体理解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碎片阅读,不要漫无目的,最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比如说,我这个月看的300篇都是心理学专栏,这样,我就可以快速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初步了解。如果今天看化学,明天看物理,后天看文学,大后天看德语,浅尝辄止,一样会徒劳无功。

    我们不能在知识的沙滩上随意挖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是要看准一个点,今天一铲子,明天一铲子,总有一天,能够挖出一定深度。

    在碎片阅读中积累出来的知识,也可以促进我们整体学习时的理解。

    两者是并不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而是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一个博,一个专,各有侧重罢了,万万不可偏废。

    系统学习,就像是打好地基,树好钢筋,属于框架性的工作;碎片学习,就像是墙体中的一块块砖头,属于细节性的。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其实,从广义上来讲,我们大学的分课时学习,也是碎片化的。比如说,讲西方哲学史,一个学期要用36个课时。虽说各个章节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联,不可割裂,但是,老师也不可能一口气讲36节课,对吧?再高深的学术内容,也可以拆分成若干课时,一节课一节课地讲。

    知识的积累,都是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我们在碎片时间中积累的每一颗知识的珠子,都可以在系统学习中,用逻辑的线条,串成一个整体。当零碎的知识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这个整体绝对大于部分之和。搬走一块砖很容易,但用10000块砖垒成的知识体系的大厦,却是不可撼动的。

    天哪噜!怎么突然转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层面了?由此可见,生活处处有哲学呀。

    【小结】

    时间的河流奔流不息,不舍昼夜,是放任时间流逝,虚度年华,还是奋力向前,抵达理想的彼岸,取决于你。请务必记住:时间是最精明的高利贷商人,拖欠它债务的后果,是任何人也承担不起的。

    时间从来不是你的敌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推荐阅读】

    如果你想了解时间管理的知识,这两本书适合入门。

    1.[美]劳拉·万德坎姆《天天25小时》

    2.[俄]格拉宁《奇特的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货丨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iz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