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换句话说,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着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生活和幸存之间轻微的分界在哪里?
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谁创造了故事和神奇?我想应该是时间创造的。我相信是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想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
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箭中了目标,离了弦
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人的共同之处,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在他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
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快死了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安慰自己。
太阳挂在西边的天空上,不再那么耀眼,变成了通红一轮,涂在一片红光闪闪的云层上。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的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陪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我知道黄昏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