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个学年的成绩单发下来了,居然要自己算加权平均分,算出来签上名再交上去,足见我们学校同正规高校差距之大。一看成绩单,原本对自己的成绩还有点信心的我瞬间心里凉了半截——英语才得了80分,一问同寝室舍友B竟然得了95分,正巧英语是权重最大的一门。我再一对比另一同学成绩单,发现我和他各科得分基本都差不多,某一门我的期末作业曾经在课上受到老师高度赞扬的课竟然我还不如他得分高,而我记得他当时的期末作业在课上是受到许多批评的。除此之外我本以为会得分高一点的两三门课并没有同他拉开差距,总的来说我俩的加权成绩几乎一样。不知什么原因专业课老师们给所有人打的分数基本一样,这样完全区分不出个人能力高低。我感到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
这次评选奖学金还要算上参加学院活动次数、是否当学生会或者班里的干部、是否发表过论文,这么算下来我是肯定比不过舍友B和班长的了,可是光从学习上看他两人都是不爱学习的。我大概是评选不上奖学金了,一想到奖学金评出来后当班里同学都坐在一起上课时评上和没评上的两个阶层之间界限的分明我就不寒而栗。我对于跟学习成绩名次沾边的事是如此的在意,因为我自认为以我的能力应当名列前茅,然而现实是能否评选上奖学金同个人学习能力并没有多少关系。这于我是一个打击,虽然我知道这些都是蜗角虚名而已,可我也是要面子的。此情此景我唯有淡然处之,因为反思自己并没有大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