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曾经是我遥不可及的梦想,更别说写一本专业的书了,而今天我却写了这本书。
不为别的,只因为我心中坚守一个使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在未来的十年,能影响百万妈妈认识小儿推拿,走进中医育儿,让我们的孩子在中医育儿的方式下健康成长。
我写的并不一定是权威的学术,也不一定是专业性的知识,而是身为两个宝宝的母亲,实践经历总结出来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帮助上万妈妈总结出来的经验积累。
身为妈妈,我们最怕孩子生病,发烧、咳嗽、呕吐……这些常见问题,经常搞的大人精疲力尽,而又无可奈何。
当你抱着发烧的孩子排几个小时的队,见到医生,说的最多的几个字就是:交钱,检查,输液。基本上不到三分钟就把你打发了掉,你想问的话都没机会说出来。
当你使劲的抱紧孩子,看着护士熟练的把针扎进孩子的胳膊,孩子拼命的嚎叫,那一刻,你剩下的只有心疼和自责,多么希望自己能替孩子生这场病呀!
当你遭遇一些复杂病情时,孩子需要送去隔离住院,而你只能眼睁睁的徘徊在窗口外,任由各种冰凉的针头、药水……在孩子身上川流不息,那一刻你除了揪心,只剩下听天由命。
52周训练营【001】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当有关孩子生病的一切,变得不可控时,为人父母恐怕都希望变身为医生吧,让孩子少受点罪,少打点针。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我们父母变身为医生呢?答案当然是有的。
事实上,我们的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位医生,因为每一个孩子在生病的前期,他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只要身为父母,你细心的观察,及早的进行干预,那这个孩子生病的频率就会降低,所以说预防大于治疗。
为什么现代孩子生病越来越多?医院儿科天天爆满,原因何在?为什么那些重大疾病低龄化如此严重?不知道你是不是思考过?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孩子生病的来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饮食、情志、运动。
现代孩子生病99%都是因为吃出来的,那么身为父母我们要调整好饮食结构,这里说的饮食结构不是营养学的什么蛋白质和钙镁锌等等,而是遵循老祖宗的智慧“五谷为养”,这些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会细说。
除了吃出来的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惯出来”的,什么富养穷养的,真正在落实时完全变味了,“小皇帝、小公主”随地可见,稍有不顺就撒泼打滚,稍遇挫折就跳楼,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父母,父母不懂情志教育,过度透支爱,或者家庭幸福指数低等等,给孩子的心理种下了不健全的种子,而这些情志无一不和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有关联。
再就是“起跑线概念跑出来的”,为了孩子未来人生的辉煌,不惜重金把幼小的宝宝送进各种特长班,孩子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自由的奔跑,更没有人去关注:思多伤脾。脾伤胃就伤,人体整个气机就失衡。
52周训练营【001】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当然,我们所说的一些大的环境和食品安全及生活作息习惯,也是孩子生病较多的原因,但这些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我们自身去改变,提高孩子免疫力,预防生病。
其实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并不是不可能。只要我们学习一下中医育儿的方法,完全可以避免孩子生病之后的打针吃药的痛苦。
很庆幸这几年我帮助了上万的妈妈,懂得了中医育儿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孩子生病的频率,部分孩子抵抗力明显提高,也开始长个、长肉了,告别了面黄肌瘦,告别了“磨娘经”,告别了无尽打采……
52周训练营【001】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而我希望帮到更多的孩子,目标是一百万,这一百万的妈妈如果再有十分之一也去传播,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了,未来我们的下一代都有望在中医育儿的思维下成长,“少年强,则国强”,也算为复兴中医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吧。
那么,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写出来,汇集成书就是最快的传播方式了,所以以后的时间,我会不停的收集有效案例,分享调理过程,供新手妈妈们学习。
或许你会问,我不懂中医,也记不住穴位,我能学会中医育儿吗?那我告诉你,你可以的,中医育儿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我们只要掌握它的核心理念,改变下喂养习惯,再结合一些简单易操作的中医外治方法,就足以预防宝宝生病了。
普通宝妈都是中医小白,太多的中医理论一时半会不容易学会,所以,我整理出来的内容,都是白话版,让你一看就明白如何操作了,这也是我要写这本书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