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卸载了抖音,回家的路上重温《左宗棠》的历史小说。
人到中年,想起左宗棠38岁还只是一穷山长(校长),不免觉得人生充满希望。他三次科举考试落弟,无数次因此被人耻笑。最后封疆拜相,成为晚清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他自称诸葛亮,恃才傲物,跟别人拌嘴斗气的时候寸步不让,让人觉得真实可爱,更让我心生宽慰:谁还没个缺点?
然而,他的崛起,又不像是中六合彩那么偶然。从他的中年发际中可以学到许多人生智慧。
1. 学为所用。当时科举考试的重点是八股文章,为人处世的哲学。但国家内乱外患不断,岌岌可危。左宗棠学习盐务、水利和军事知识,待价而沽。他独自在书院勘舆地图,几年间日拱一卒,相信终有所用。最终得到了陶澍赏识,和胡林翼结为姻亲,并得到林则徐临终前的力荐。
2. 胸怀格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可不是谁都做得到。唯有相信自己是做大事之人,才能不拘泥与眼前的利益得失。左宗棠典当家产施粥,救援附近灾民。还歉疚地对他夫人说从此要跟他穷困潦倒一生了。但人生就是如此,当你慷慨待人,命运就会频频向你示好。不多久他就得到机会成为张亮基的幕僚。
3. 耿直率性,有骨气。从左宗棠的性格看,他内耗应该非常小。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吃过苦头。哪怕是对挚友曾国藩的错误,也秉公上奏朝廷。正因为他心里没有小九九,太后不怀疑他结党营私,对他委以重任。他不服软,哪怕势不如人也要拼死不输一口气,正是有了这样的铁血将军,我们才得以收回伊犁。
从他身上得到一些启示,以后在生活中要提醒自己:
1. 学习有价值、有用的东西。学习不是为了发朋友圈,或者掉书袋子。认准了一条路,就坚持做下去,酒香不怕巷子深。
2. 格局打开,行善积福。黄天饿不死勤快人,只要行正道就会山穷水尽又一村。没必要太计较个人得失。
3. 性格上,遇事前怕狼、后怕虎,权衡利弊,左右纠结的人终难成事。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人活天地间,顶天立地,哪怕输也要彰显真我本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