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一物,这句话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精华之一。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两个英文单词:
Diversity(多样性),Uniformity(同样性)。
Diversity的英文解释:the state or fact of being diverse; difference; unlikeness.
Uniformity的英文解释:the state or quality of being uniform; overall sameness, homogeneity, or regularity.
万物皆一物,就是多样性中有同样性,同样性中有多样性;局部可以看出整体,整体可以看出局部。
万物——即所有受造物,包含四个层面:矿物质、植物、动物和人。每个受造物都拥有各自的特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无法找到两块一模一样的石头;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两只一模一样的小狗;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由于万物是独一无二的,那由万物做出的运动(行为)又引申出无数个不同的事件(点)。这些无数的事件(点)会组成一条线——即存在的轨迹。这些独特个体,以及由他们引发的存在轨迹(那条线),交织在这个存在界中,复杂混乱,纠缠不清,但是有一点很清晰:没有任何一条线能够代替另一条线来完成它所要完成的使命。
万物,有着各种属性和特点,彰显着无数的不同——Diversity.
☀☀☀
一物——即所有受造物的相同的特征。
芸芸众生必然有一个创造者,无论是矿物质、植物、动物还是人。每一个个体除了彰显自己的不同外,每个同层面的受造物还有很多相同之处,甚至跨层面的也会有。例如:万物都是由吸引力法则而存在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需要阳光和热能;人类的身体构造等等。
在众多的同样性中,最显著的一个是:万物都被同一个创造者所统辖,创造者创造我们的初衷是一样的,在祂眼里万物就是一物。祂的属性都可以在任意一物中找到。这就是万物的同样性——Uniformity.
万物皆一物,这句话除了体现多样性和同样性,还体现了物与物之间的
“关联”——由此看到彼。
如果个体的存在轨迹(那条线),与其他线(其他的存在轨迹)交叉(有联系)的那一处是一个点,那世界就有千千万万,数都不清的点,因为独立的个体不可能不和任何其他受造物产生联系。那这些点的交织就会组成一张硕大的网——无量之网。在这张网里,由一个点便可以摸清一条线,由一个点也可以摸清整张网。
由于个体都在这张无量之网当中,我们所观察世间任何一物所发生的运动(事件)便可推断出另一物,因为网把所有事物都连接在一起了。
在书中,牧羊少年观察羊群、沙漠、鹰、人类的眼睛等所得到的“预兆”(点、个体的特征),使自己听懂了“宇宙的语言”(自己的心和万物之间的关联)来寻找到宝藏(实现梦想),他明白和运用了“万物皆一物”的真谛。
由此,我把这个延伸至我们——
人类的生活:
在整个存在界中,
人类既孤单又不孤单。
孤单,是因为我们抛开所有的关系,渗入人存在的本质之后,我们都是一个独立行走的灵魂。在整个存在界,不会再有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众多的关系:亲子,伴侣,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只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才赋予了这些名称。终归,我们的本质,最深刻的关系,是我们和造物主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没有任何人能替代我们去理清,只有我们自己。
不孤单,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又被很多很多关系和事件包围着。我们天性喜欢有这些关系,我们也无法避免这些关系,因为创造界那张硕大的网不管你愿意与否,都会把你卷入永无止境的运动(事件)中去。这张网,缺少哪一根线都会变得不完整,每一根都是必要的。
然而,当我们处于这些关系的时候,我们确实感到不孤单了吗?
不孤单还是要回到第一层的关系中,我们和造物主的关系,所有的关系都建立在这一层。只要我们和造物主的关系处得好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会好起来,然后辐射到其他的关系,甚至会更加清楚自己的天命,再去履行。但是,过程可能会像书中的牧羊少年那样。
......就算是那样,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最后附上一张我拍过的图片,与网有关,
及一则小诗:
无量之网
我动源于
你静
你静源于
我动
一个源头
絮絮无数条
皆皆为这张网
贡献了
结
夜莺
一只用文字唤醒人们的鸟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