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多,依然是这个时候,孩子跑来叫我:“妈妈,我睡不着了,遇到点事儿。”
心里仍是有点烦,我没说话,起身,想必脸也是黑着的。因为我此时的第一想是:“又没睡觉!”
到了孩子屋里,孩子说:“我今天太傻了。我居然充值10元钱,忘记用3毛钱的了。”
我一头雾水。充值-玩?心里的担忧继续加紧。
孩子声音提高了:“我想听歌,就充值了。充10元再领券充值,我把券券用了,才发现那张券到25年才到期。而我是新人,第一个月只需要充3毛钱。我太冤了。”
“哦,充值是没用3毛的新人权利,花十元买了赠券,结果券的有效期到25年。你觉得自己很冤?”我重复说。
“是。”
“那有什么办法吗?不如说退款?”我问。
“没有。我太冤了。”孩子继续说。
给孩子讲了切糕的故事,让孩子体验到经受的“不公平”是自己造成的。那自己要承担这个后果,只是以后要注意就行了。
“不行,我得犒劳我自己。我要多点个烤肠。”孩子说。
好吧,新的话题起来了。
“可以呀。只要你自己花钱。”我说。
“不,你买。”
“为什么是我买呢?你的错误不能让别人买单呀。”
“你挣钱多呀。”孩子开玩笑地说。
“嗯,提到这个问题正好和你说一下呢。你每天都点餐,平均一天100元的话,你个月要3000元。那妈妈退休后的工资很少。可能日子过的就很紧张。”这个话题早就想说了,没想到就有了机会。
“我没点那么多。有时才50多。”孩子声音提高了。
“别急嘛。我是说平均。”我故意放缓速度。
“如果你以后都在家里,咱也有办法。”我顿了顿,孩子也没说话,我继续:“那就是咱们只吃一二十块钱的就行了。反正怎么都是一餐。钱除了吃饭还要做其他的事情。”
“不行。你去卖包子吧。那个挣钱。”孩子说。
“为什么我去?”我问,笑了,“我努力了,退休后有工资。而且我的学识用在那里太浪费了,我有更好的不需要劳力赚钱的能力啊。”
孩子不说话。
“实际上、真是上不上学都一样。上学呢,学得好的话将来就是工作体面些、退休后有依靠。不上学呢,没文化一样生活,可以去打扫卫生、做快递员、开饭店等等,也不需要多少学识。”我说。
“人家可能比你赚的多,。”孩子说,有点愠怒。
“没错,肯定不我赚的多。主要是我不喜欢那样的工作啊。如果你喜欢、可以选择去做呀。这是自由的。”我说。
“你越说我越气了,不跟你说了。你走吧。”孩子说,真的怒了。
“孩子,千万别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自己奋斗。”临走,我说。
孩子得罪了吗?我想未必。这些话语应该让他有所思有所想吧。
唤醒孩子,还有待时日。
继续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