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翻译】
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以用礼乐调节自己为乐,以称道人的好处为乐,以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朋友为乐,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乐,以安逸游乐为乐,以宴饮无度为乐,是有害的。”
爱好就是兴趣,简而言之,就是喜欢做的、愿意做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且这个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人们的行动。
好的兴趣可以指引人们向上向善,提高个人修养;不好的兴趣则有可能把人引上歧途,损坏身心健康,乃至堕入深渊。
现实中,不少人沉迷于不良兴趣中,如抽烟,酗酒,吸毒,赌博,网瘾,等等,而不能自拔,最终害人害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理。
孔子2500多年前就指出,人们应该培养高尚的兴趣,他提出有三种兴趣对人生是有益的,“礼乐,道人之善,贤友”;同时提出了应该杜绝的低级趣味,即“骄乐,佚游,宴乐”。
“节礼乐”,是从道德层面上来说的,是用礼乐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人性中有许多弱点,比如懒惰、贪婪、自私等,这些弱点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人感到舒服,或者获得一些暂时的小利。
因而,要想克服这些弱点,放弃个人的安逸,以及暂时的小利,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痛苦的,包括身体上的劳累,以及物质上的损失等。痛苦会让人们产生畏难情绪,很容易半途而废。
如果能把“节礼乐”当作是一种乐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就不会产生痛苦,还会为自己增加很大的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背后说人坏话,似乎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道人之善”正好可以改善这种非常不好的行为。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就要将心比心,别人说我们的坏话,我们心里不痛快,我们说别人的坏话,别人难道会痛快吗?
大家通常是津津乐道人之“短”,无人愿说人之“长”,这可能是出于两种原因。第一种就是虚荣心作祟,借着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瞧他办了件多么傻的事啊”,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很聪明。
第二种就是“看热闹”心理作祟。有时候说人家点坏话,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就是想看笑话,没事也要挑出来点事,这是一种非常无聊的行为。
孔子就指出人应该以“道人之善”为兴趣,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多说人好话。人人都爱听好话,因而“道人之善”有助于搞好人际关系;另外,我们的表扬是对他人行为的鼓舞,有助于促进他人的进步。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但是朋友也分很多种,有患难之交、良师益友,酒肉之交、利益之交等,应该谨慎地加以选择。
孔子指出,“乐多贤友”。以结交贤友为兴趣的人,朋友多,而且贤友多,自己能得到提高,诸事也能更加顺利。
“损者三乐”,如果做这三种事就给自己带来损害,那当然我们应该避免的。
“乐骄乐”,就是骄傲自满,瞧不起人,还以此为乐。对于目空一切的人,一般人都会讨厌,当然是有损坏的。《尚书》中说“谦受益,满招损”,月满则亏,天道会把满的破损,鬼神害盈,鬼神都会憎恨自满的人。
“乐佚游”,是指出入起居没有节制。文明以止,只有知道节制,懂得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才是理智的人,不至于生活混乱。
“乐宴乐”,亲朋好友聚会,要懂得适度,不能铺张浪费,过饱饮食伤神,醉酒害人害己,还可能酿成悲剧。
人生是追求快乐和幸福的。但是选择高雅之乐,还是低俗之乐?选择精神之乐,还是欲望之乐?选择优美之乐,还是嘈杂之乐?
选择权在你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