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随笔主题是陈老师在课上的一句话。
今天陈老师,在国际金融分析师的财报课程上,说了这么句话,不是所有的公式,都是正确的金融不是1+1=2,并不是你学好了金融,就可以马上赚到大钱,学金融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一,打破了我的应试观念
线上课程的班主任跟我说,国际金融分析师一级的一些概念公式,你只要背下来就好,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应试的想法,确实,我现在虽然是在一个备考阶段,我只要考过了,国际金融分析师一级就OK了呀,但其实这背后,是我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分析师的其中一条路。作为一名未来的国际金融分析师,不单单是要考取这个证来证明自己,而更多的是培养一个金融思维,在我踏入这个备考的过程中,确实,很多金融概念,就是一套游戏规则,你只要遵守了这套游戏规则,并且记住它的游戏规则,你则可以顺利通关。可是作为刚入行的我们,有多少个人可以顺利记住呢?难道确实要死记硬背吗?其实当成老师,在课程上说,金融并不是1+1=2,这么简单的。有很多公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可它是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带领着分析师,去解除一套又一套的公式,我们要理解,每一个分析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需要去钻牛角尖,觉得他这个是对还是错,你光说对和错是非常幼稚的。
在他没有说这些话之前,我真的是觉得,考这个证,一个概念,有两个公司可以选择,那到底是哪个公司才是正确的?如果真的考试出现了,那我该去怎么选择?那这不是让我往死胡同里走吗?我觉得,当时的我陷入了一种应试教育的思维,我一直都是在应对考试,去上这些课程,我并不是觉得,背后我身兼着金融分析师的重任,所以我才会学习得如此枯燥乏味。我总是觉得,这些知识真的很难,而且一度想放弃,我并没有深刻的去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重大意义,你甚至会给自己思考,我为什么要去学这个?我为什么要考这个证?考完这个证,我不一定可以拿到自己真正理想的工作,我还要从头开始,30岁的我,从头开始,真的好吗?
如今,经过老师这番话,我陷入了思考,无论我学习怎么样的知识,首先,先要懂得这个知识背后的真正逻辑,其次,才是考试,即便考不过,也并不证明你不懂,也最多证明,你是不熟。,如果你想到这些,你就会觉得学习得非常有意义。
2,学金融其实是学一种思维
陈老师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的这句学金融其实是学一种思维。让我想到了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这两位巨头的经典事迹,他们拥有着自己,读到的金融思维,才看穿了许多金融知识背后的真谛,再去看看,他们虽然聪明,可是就连巴菲特这样,高龄的老人,都会每天坚持看财报,了解一手的金融信息,这些不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吗?如果作为中国的学生,意为希望,考取一个证,而证明自己的能力,抱着应试教育的态度,的确是什么都可以考过,可要练就一个思维,就应该从实践中和思考中去提炼。
3,学金融的我提升了另一个高度
金融说白了,就是和经济打交道,不仅是钱,还有,也就是所有交易。交易无处不在,在经过了几个月的金融学习后,我对金融,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对于财报,首先要了解它的游戏规则,最后要体会,财报背后,能体现出来的,这个公司的经济利益。还有经济学,从宏观,微观,国际贸易这三方面,可以大概的知道,为什么国家要如此调控,为什么外汇对于国家是如此重要,当然这些都是皮毛的,可能更多的需要在二级,甚至是三级的时候,才能学得更深,还有另外一点,国际金融分析师的一级考试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考试,他的知识点非常多,你甚至不想去学它,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考生,给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坚持学下去,在学了几个月后的我,才终于明白,确实,坚持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