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为与学】文集悦目娱心
【为与学读书写作站】“生活中的规则效应”之一:随处可见的“幸存者

【为与学读书写作站】“生活中的规则效应”之一:随处可见的“幸存者

作者: 为与学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09:44 被阅读0次

    “别人家的孩子好优秀。”

    “好莱坞的电影要比国产的好看。”

    “别人创业就赚钱,我也可以。”

    “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

    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语,是不是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呐?

    其实。能进入你“法眼”的都是比你孩子学习好的,大概率你不会关注那些比你孩子学习差的“别人家的孩子”。

    好莱坞拍了很多电影,有很多烂片你根本没机会看到。

    人们会更自然地去关注那些赚钱的人,因为大家都在关注。而那些亏了钱的,还在悄无声息地挣扎、退出。

    不会游泳的基本不会下水,不下水就不会出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因为人们并没有看到全部的样本,而只是在那些被特意筛选出的样本中去推导、去求证,最终得到一个有偏差的结果。便就是人们常说的“幸存者偏差”

    01

    何为“幸存者偏差”

    二战的时候,英美军方为了提高战机的生存率,特地分析了安全飞回的战机身上的弹孔分布,决定最后给弹孔最多的部位加固装甲。

    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毛病。

    然而,一位统计学家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给弹孔最多的部位加固装甲是不合理的,更应该关注那些弹孔少的部位。

    因为统计的样本没有包含未能飞回来的战机,仅仅统计了安全幸存的对象;而且那些弹孔少的部位之所以弹孔少,很有可能是因为中弹后就坠毁了。

    所以,忽略了那些“开不了口的非幸存者”,把全部的目光聚焦在“幸存者”,统计对象的不全面,很容易造成统计结果的偏差,有时甚至还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02

    不妨在工作生活中多反思“幸存者偏差”

    当听到个性案例时,请不要当成共性规律

    比如,听到几个学历不高的朋友现在当老板,手底下有很多高材生,便认为“读书无用”。殊不知有更多人因为学历认知还在挣扎。

    再比如,身体不舒服或者生病了,忽然有个亲人给你说谁谁谁也是一样的情况,在医院没看好,吃了某某保健产品,马上就好了。殊不知有很多人因为听信,再也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还比如,看到某飞机失事,就觉得还是汽车要安全一些。殊不知每天有多少起车辆事故发生,因为事件过于频繁,不如飞机失事那么轰动,而没有被报道。

    适当扩大视野,多去观察、发现那些开不了口的“非幸存者”

    有时候,我们也会责备他人没有让我们看见全部的事物发展过程、全部的事物涉及人员、全部的事物大小事件。

    仿佛很大程度上判断失误都和自己无关。

    《可怕的错觉》一书中指出: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就像很多人看冰山只能看见水面上的部分。

    之所以只看见水面的部分,是因为在水面去看,更有安全感和支配感。

    而看水下的部分,就必须潜入水中,会让人产生不适。另外,水下还有鲨鱼等未知的威胁,也是人不愿意潜入水中看冰山的因素之一。

    03

    做事情还是要实事求是

    实事在前,求是在后。

    做事情就要把所涉及的实情全部摸清楚、摸透彻。

    有时候,少一点、差一分,都会影响最基本的判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果脱离实情,去搞一些人为的筛选、挑选,在所有的实情中专门挑出“幸存者”去证明想要的答案,向上级或下级展示好的那一面。

    虽然暂时可能会赢得掌声,但是,要记住。

    给没必要加装护甲的地方加装护甲,是减少不了被击落的概率,反而,可能会因重量增加而飞得更慢,加大被击中的风险。

    如果您喜欢此文。

    请关注公众号:为与学读书写作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与学读书写作站】“生活中的规则效应”之一:随处可见的“幸存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ys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