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怒症是一种因饥饿而导致脾气变得暴躁或易怒的情况。
这个词汇于2015年8月正式被纳入了牛津在线字典,反映了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
近期一项由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刊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饥饿和易怒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项研究招募了来自中欧地区的64名成年参与者,要求他们在为期21天的试验期内记录自己的饥饿感和情绪状态。
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饥饿感与焦躁和愤怒这种情感的强烈表现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这一关联的原因在于当我们感到饥饿但无法获得食物时,大脑会面临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是因为大脑主要依赖葡萄糖作为其主要的能源来源。因此,当血糖水平降低到危险水平时,大脑会触发释放应激激素的反应,这会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令人沮丧的生理反应。
这些生理反应包括心跳加快、出汗增加和情绪波动。这种情况使人更容易发火,难以控制愤怒情绪,因此饿怒症在情绪状态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这种情绪的暴发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导致紧张和冲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这项研究强调了维持良好的饮食和规律的进食对于维护情绪稳定和健康心态的重要性。
同时,它还提醒我们关注饥饿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中存在贫困和营养不良问题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帮助那些饥饿的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支持,以减轻他们可能经历的情绪和生理困扰。
综合而言,这项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饥饿症的心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