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忙忙碌碌一整天,朝九晚五回到家中却陷入无限空虚和迷茫,看不清当下,更别谈把握未来。
自己的一生才是你最重要的工作,然而,大多数人在职场上懂得如何拼命,却在个人问题上找不到解决的出路。
其实人生就是自己为自己打工的职场,很多方法论可能多见于职场,如果懂得如何变通同样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下面我给出一些方法,以分析当下生活现状为例,希望在你分析日常生活以及其他问题上有所助益。
1列出现状、分类归纳
2本质洞察、分清主次
3分解步骤,逐一攻破
1列出现状、分类归纳
我们总是习惯于用感性思维对身边的事物做个“大概”的判断,比如对于自己的生活,给出的分析可能只有几个字“一团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标志性的、具有说服力的判断。那么这个时候你应该拿出一张笔和纸,给自己一个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把自己的现状像分析问题一样写下来。
以下几个信息会让你罗列的更加完整:
1你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每个时间点上在做什么事情(回顾上一个月)?
2你所做的事情对未来的意义是什么(写在每件事后面)?
3你想做但还没开始做的事情是什么(对未来的期许)?
4哪些是你不想做,而过去却(克制不住)做了的事情(克制的对象)?
做好以上工作后,相信你已经在纸上密密麻麻罗列了很多的文字。接下来就要对这些事情进行分类:
1属于工作范畴的事
2属于生活范畴的事
3属于未来发展范畴的事
比如你下班后参加秋叶老师的PPT课程,那么就列入上面的第一条了。
比如你每天跑步锻炼1小时,那么就列入上面的第二条了(当然第三条也可以)。
做好以上工作好就可以开展下个环节了。
2本质洞察、分清主次
结合自己现阶段以及未来的目标,把上面所列的事情进行深刻地分析,每件事情的利与弊?对当下的影响?对未来的影响?适合长远坚持还是早日放弃?都做个针对性的总结。
通过以下两种思维方式可能更能让你清晰辨别:
1扩展时间维度:站在未来思考问题
当下这件事情对现在有益,那么对未来还有帮助吗?
如果这个时候不做,未来去做是否也能达到相同效果?
对未来会产生影响的这个事情当下有没有能力或时间去开展?
2拉伸空间维度:走出当下环境,置身更高境界。
在这里所做的事情,在其他地方是否同样有他的价值?
如果离开这里,我照样可以做这个事情吗?
其他地方可以实现的事情能否在这个环境中实现?
通过这些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后,相信你有很多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结论。比如你睡懒觉、玩手机、追热点,这些你最热衷的日常在此刻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当下你正疯狂的学习也许只是你战术上的懒惰······
同时,把这些事情以对当下、未来的自己最有帮助为依据进行归类:分为必须坚持的、延缓降频(延迟做或降低频率)的、必须杜绝的。
1比如你今年的愿望是年底考雅思、那么学英语当然是必须坚持的。
2比如你喜欢游泳,那么天天游泳是为了锻炼还是只是为了休闲放松?所以可以降低频率吗?
3比如你刷网页也是为了跟赶上社会潮流,那么你是否应该选择一个更高效的方式去了解,而不是一整天都泡在手机里呢?
4比如你工作中毫无规划地进行闲聊、打盹,这些是否应该杜绝呢?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未来范畴里需要杜绝的事有哪些。这种问题因人而异,比如我自己很喜欢架子鼓,但是当下时间、精力不允许,未来对于这个能力也没有很好的规划,这时候我就暂且把他列入杜绝行列,你可能说未来的事谁知道呢?那么请您自己判断。
3分解步骤、逐一攻破
做完以上工作后就可以分别对坚持的、延迟降频的、杜绝的事进行下一步的规划了。
该杜绝的毫无疑问:坚决杜绝。
该坚持的:为他定个小目标小任务,让自己的行动可跟踪,也让每天的生活更加有成就感。其次,有了小目标更能让自己长时间的坚持。最后,由于一天24小时的时间是固定,分解小任务的同时你也把时间分成了一个个小模块,利用好每一小段的时间,这样在你行动的过程中,效率会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因为这个时间段如果你无法完成任务,将直接影响下一个工作的开展。
比如你决定用100天看完30本书,那么就是3天看一本书,如果一本书需要花6个小时,那么你必须保证每天安排2个小时的时间专注看书,这是无法逃避的任务,每一个环节无法完成到位,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计划,所以有了规划后,你的执行力必定提升无数倍,因为你完全可以体会到后果。这和平时漫无目的地开展工作有质的区别。
对于延缓降频的事也相应地列入计划,但是一定注意这件事对你时间的占有比例。
事有轻重缓急,该做减法的时候千万不要逞能,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并不是把所有的计划都赶上日程就能到达目的。李笑来有篇文章说过:勤奋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做对事情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时候我们把所有的目标都列入每天的任务清单,这种自我催眠的勤奋,有时正表明自己只是太心急而已。
思维导图上表示如下:
最后总结下这3个步骤:
1列出现状、分类归纳
2本质洞察、分清主次
3分解步骤,逐一攻破
当然该方法还可以迁移到解决其他很多问题。
实际上通过以上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将最后结论应用到生活中,你所改变的不仅仅是当下每日行程,更是一种对于时间、对于执行力的深层次自我开发。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世上所有的方法论都无法改变一个不愿行动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