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背后

作者: 夫正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13:34 被阅读0次

夫正,90后文学青年,汕尾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汕尾日报》、《海丰文学》、《海风》等报刊杂志。

书法的背后

      书法的背后是什么?是才情,是学问。

      世人看书法,往往带有一种肤浅、平庸的成分。当他们看到字体端正清秀、点画飘逸洒脱的书法作品时,就认为是好的,优秀的。其实,他们还不能够完全理解书法,不能体会书法的艺术美,更不能理解书法背后蕴含着的才情与学问。当然,这并不是在说我很在行书法,恰恰相反,我是书法的门外汉。只是每次与书法接触时,从结体、点画间体会出作者自身所富有的才气与学养,感受着作者带给我们的高尚人格美。

      书法伴随着文字而产生,之后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但书法并没有因此与文学相背离,它们两者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人情感的抒发要借助于文字来实现,而书法凌驾于文字之上成为一种抒情的工具,它简接的参与了文学。我们知道,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干巴巴的线条不会产生美,反而会让人厌烦。但当它运用各种手段将点画、线条加以组合和润色后,它便产生了艺术美、含蓄美、深沉美,也就具备了文学的色彩。

      而作为人们抒情工具的文学也会反作用于书法。虽不敢说文学深厚的人书法就一定好,但有深厚学养的人写出来的字就会带有一种艺术性,而且从点画之间就能看出内涵。他们欣赏书法时就会比普通人看得更远,理解得更深,也能从中体会出书者的学问气质与人格魅力。

书法的背后

     《书概》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中体现着个人的性格,修养,学问,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才情与学问。王羲之书飘逸俊美,如行云流水般舒畅,而在其诗文《兰亭序》中也能找到这种风格。唐寅之书神逸风流、倜傥不凡,在其诗文中也能寻得这种风格的影子。苏轼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也是北宋大文豪,对学习书法他曾说道:“学书之道,须识见、学养、功力三者缺一不可。”强调了学习书法要有广博的学识。黄庭坚以书法名世,同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曾说:“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也同样重视书法中的学养。

      古之书家百余年方出一人,而今之书家一日可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何也?是因为古人重视书法与学问相结合,加强学养,所以有大成就者少。现在书家只是一味的玩弄书法,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不能体会书法背后蕴含着的才情与学问,这样的书家很难有大作为,大成就。

      周星莲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下笔作诗作文,自有头头是道、汩汩其来之势,故知书者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这正说明了书法与才情、学问的紧密联系。书法的背后是才情,是学问。

      一个真正懂书法,具有高水平书法的人,必然是一个才情满腹,学问渊博之人。

相关文章

  • 书法的背后

    夫正,90后文学青年,汕尾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汕尾日报》、《海丰文学》、《海风》等报刊杂志。 书法的...

  • 书法背后的故事

  • 《中国画与书法是密不可分的姻缘》作者黄鑫

    《中国画与书法是密不可分的姻缘关系》 作者黄鑫 当代画家在通往大师的路上,有一道很高的“坎”:书法。在书法的背后是...

  • 《中国画与书法是密不可分的姻缘》作者黄鑫

    《中国画与书法是密不可分的姻缘关系》 作者黄鑫 当代画家在通往大师的路上,有一道很高的“坎”:书法。在书法的背后是...

  • 品读幸福背后的辛酸

    品读幸福背后的辛酸 ——从郭名高《随书法去远行》说起 白 龙...

  • 期待这份与书法的邂逅

    今天是我进行书法课学习的第二次。除了学习提按、中锋竖的书法技巧,我最沉醉的还是听老师讲书法背后的底蕴、境界。 当我...

  • 康熙书法

    康熙帝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的书法作品很多。在其个人爱好的背后,康熙帝的书法活动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统...

  • 郭建荣:师生话新著,翰墨写丹青

    毎幅书法作品大概都有他背后的故事,这里介绍的是与拙著《俗语解颐》有关的书法故事。 三十多年前,家父郭...

  • 酒趣之酒与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将美文与美书合一,成就了不少千古流芳的作品。而在这流芳千古的书法作品背后,也往往有着书法与酒的...

  • 分床睡,能改变,孩子字体

    我教学生20年了,发现了孩子字体背后的秘密。 有很多孩子学了书法,字依然潦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有一部原因,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法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fqattx.html